第二個中央代地方發行債務,現在地方投資熱情不高,房地產下降,基礎設施下行,說白一點不是地方部需要項目,是地方政府沒錢,前幾年能借的,能抵押的都花出去了,現在沒有怎么辦?國家財政部代地方政府發債,6月份發行1萬億,實際到9月份已經發行3.2萬億,如果經濟形勢下行還比較嚴重的話,還要繼續增發地方債。這是總理自己講的,這個還是有底氣的,中國的政府債務是比較低的,政府發完債只能干基礎設施,什么樣的基礎設施?是鐵工基也罷,還是其他也罷,都是基礎設施。其中一個發債要做的事情就是棚戶區改造,這個棚戶區改造肯定和大家是直接相關的,而且要加速,棚戶區改造還牽涉到全體小康。
第三個是關于中央1個億的項目要補貼500萬,10億GDP項目中央財政要補貼5000萬,額度很大,一個是錢的問題,更重要是背后的法制是否完備,企業是否能夠遵守,中國政府換屆,對這個項目的影響,確確實實是一個過程。但是中國現在往這個方向去努力,希望大家能找到自己合適的機會。這是財政政策既加力增效,又有改革。
穩健的貨幣政策,松緊適度,總的跡象是看到在放松,普遍反應融資難,是一個真實的情況,因為我們物價在下降,所以真實的利率水平在提升,相對過去的利率水平來說,我們5次將息是不夠的,今年年底恐怕不會再將息了,在明年上半年是兩次還是三次的將息,視情況而定,還會繼續的將息、降準利率的調控來降低整個社會融資成本問題。
30號有一個關于房地產發展的文件,4月20號全國人大通過了證券法的修改,要搞股票發行注冊制發行,一講到股票的問題大家都眼睛發亮,看不懂,我也看不懂。但是注冊制今年年底不推,明年一定要推。總理講的創新、創業問題,后工業化時期創新、創業依靠銀行間接融資已經解決不了了,只能依靠直接融資,大家想想80、90年代美國之所以有信息革命以及現在的互聯網等等,主要源自在金融領域,在主板市場之外培育起了納斯達克市場,這是最關鍵的。但是納斯達克市場是高風險的市場,證監會主席肖鋼6月20號在中央黨校講課的時候,講完課股市就暴跌了,他講的一個數字是準確的,納斯達克統計過10家企業在10年前,15年以后最后剩一家,這個市場是高風險的市場,因為是一個創新創業的市場,這個市場是一個燒錢的市場,這個市場是支持中國后工業化向生產性服務業、中國制造轉變最重要一個金融支撐,所以總理需要它,中國經濟需要它。五中全會把創新、創業寫到中間,中國的創新經濟是非常大的板塊,我一直對中國經濟和中國政治解讀的時候,中國的事情只要領導看準了,沒有解決不了的,當然看錯了就很糟糕。比如說90年代我們推國有企業改革非常難,沒有人認為能夠解決,但是朱熔基總理把這個問題基本上解決了。這次我們李克強總理在經濟結構調整的時候講了很多,但是經濟結構調整抓手在哪里?創新創業,所以它的改革思路就是圍繞著創新創業去做文章,資本市場這是推動創新創業一個重要的金融支撐。
5月1號存款保險制度,這一次雙降配套改革,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這就意味著6月份所出臺的促進民營銀行發展會加快進程,我個人的觀點民營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不可能指望國有大銀行解決,我一直沒有這個信心,這是一結構性不支撐問題,只能通過中國成長更多的民營銀行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大型銀行責任體制、監管體制是無法解決的,全世界也是這樣的基本規律。這是一個改革事項,有待逐漸推進才能釋放出來的一個政策紅利。
最后一個人民幣雙向擴大浮動,就不再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