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帶一路”與PPP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具體實施中客觀需要基礎設施先行:在向西的“一帶”上,至少具體分為西南、西西、西北三路走向而大興相關基礎設施和公共工程、打造“硬件環境”(不排除“連片開發”)并培育“軟件配套因素”;在向東的海上,至少要在以三沙市為代表的廣闊海域加緊興建永久居民點、后勤補給基地和通訊、管理網點等,一直發展、聯通到各類船只可據此與多個經濟體跨海頻繁通航通商狀態。這方面天文數字的資金投入必須多方籌集,并借助亞洲基礎設施銀行、金磚銀行、我國的主權財富基金和其他多元、多渠道資金,共同形成支撐合力。所以PPP——即公私合作伙伴關系機制,或意譯為“政府與社會資本、企業合作機制”這一機制正是一個亟應結合“一帶一路”戰略而充分發揮其用武之地的新機制。這對于緩解政府資金壓力,提升建設、運營績效和培育市場主體,具有重大的意義。
當前降息周期正式開啟,國內經濟增長壓力已極大,政府短期對“穩增長”依賴度明顯提升,政策重點將集中在鐵路、水利、港口及房地產等領域。中長期來看,國內投資增長必須依賴于改革,PPP 模式是化解城鎮化融資困境和當前地方融資平臺窘境的一大利器,除引入海量民營資本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外,還將大幅提高項目投資效率。國務院等三部委4個月內連出6個文件力推PPP,2014年12月確定30個PPP示范項目。同時,財政部正在研究PPP項目的融資支持政策:一是修訂現行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將PPP項目納入支持范圍;二是鼓勵金融機構創新融資管理方式和融資產品,更好的匹配PPP項目需求;三是建立PPP項目投融資交流機制;四是設立PPP項目中央支持基金。
機構預計未來地方政府新增項目將全面轉向PPP 模式,未來十年PPP 項目投資有望超過10萬億元。PPP模式的推廣在中長期預期下對具備國際競爭力、具備PPP項目競爭力的公司帶來更廣闊更可持續的發展空間。
七、裝飾企業如何適應“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
裝飾屬于基建項目末端產業鏈,國家投資“一帶一路”會帶基建項目投資的增加,給裝飾公司帶來積極影響。
㈠加大一帶一路受益地區的布局
“一帶一路”的受益省份主要集中在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重慶、四川、廣西、云南西部9 個省區和江蘇、浙江、廣東、福建、海南。其中甘肅、青海、新疆這三大最強收益省份我司的業務范圍還很少涉及,尤其是新疆在經濟體量、資源稟賦、政策支持、發展速度和地緣特征上較西北五省區具有顯著優勢。“一帶一路”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一方面要加強鞏固已布局區域的勢力,另一方面也要積極開拓還未涉足的受益地區,關注這些地區的發展規劃、優惠政策,找準切入點,結合自身優勢探索這些地區的發展機遇。
㈡加強與走出去建筑央企的合作
“一帶一路”最大的收益企業是有海外開拓能力強的建筑央企:中國建筑、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中冶、中國電建、葛洲壩、中工國際、中材國際、北方國際。作為基建項目末端產業鏈且以國內業務為主的裝飾企業,要想快速跨出國門,分享“一帶一路”的政策紅利,捷徑便是與建筑央企合作,盡可能的取得更多的分包機會,借助他方之力來帶動自身的國內區域拓展和海外布局。
㈢適度擴展海外業務
江河創建切入東南亞、擴張海灣六國為主的中東市場,寶鷹股份牽手熊氏集團、收購中建南方,普邦園林拿下馬來西亞富力公主灣園林項目、參股公司泛亞國際的上市又助力公司把業務進一步往國外延伸,借殼上市的中冠A海外總包能力不容輕視……
裝飾產業鏈的競爭對手都在加速海外布局,我司從戰略發展的層面上也應該有所考慮和行動,從搭上建筑央企分包工程的順風車到有能力單獨簽訂施工合同,一定是以技術輸出為先導,所以海外擴張不僅僅是對公司的開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是對公司自身的工藝質量、技術水平、組織能力更嚴格的考驗,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強弱決定了海外擴張能走得多遠,切忌盲目的海外擴張。所以我司一方面在加強業務開拓的同時,另一方面更應加強自身的施工管理,提高效率,能力和擴張相匹配,才能真正實現擴張的多點開花。
㈣探索與政府合作的PPP模式
“一帶一路”會以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為先行,且從近期出臺的各項政策來看,PPP模式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會是政府建設融資的主要方式,所以PPP會是建筑民企切入政府工程的一個突破口,除了產業基金、信托等工程融資方式外,用PPP來綁定政府工程,爭取更多的話語,有可能在新型的工程金融融資格局下分享更多的收益。
八、結語
從“一帶一路”戰略本身來說,由于其重要性,可以預期未來若干年都是國家重要的大戰略,從催化劑來說也會多而持續,包括未來可以期待整體戰略規劃出臺,配套支持政策出臺,相關銀行或基金的成立,更多的高訪推動項目落地等。
對于裝飾企業這是一次難得的發展良機,我們應密切關注國家和地方政策導向,及時調整戰略方向,提前部署,在客觀評價自身實力的前提下,合理擴張,才能抓住這一次政策紅利的發展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