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關心真正的核心問題:我們很多企業依然依靠廉價勞動力,環境污染、資源消耗、來給發達國家打工。我們今天根據權威部門的數據,我國核心和關鍵技術的對外依存度依然高達50%-60%(先進國家一般低于30%),新產品開發70%依靠外來技術。
我們幾乎沒有引領全球產業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國企業,大多數替外國企業做貼牌生產。
第二:工信部長苗圩很客觀地講過,從全球產業鏈上,我們仍然處于第三梯隊,即低端制造領域,第一梯隊是指三個國家--美國、英國、以色列。在許許多多領域里,美國仍然遙遙領先于世界。而英國在新材料、新能源、大數據、汽車發動機、飛機發動機金融科技等領域領先世界;以色列領先的技術包括,信息安全或數字安全、高科技農業、航天航空、生物制藥、污水處理、海水淡化、高端醫療儀器等。
第二梯隊是歐盟和日本主導的高端制造業。
如果你了解歷史,就知道現在流行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其實在60年甚至70年以前,就開始在國外生根發芽。我們什么時候才能想到,我們要做真正原創的東西。
今天,越來越多的企業去以色列投資,我認為這是非常正確的選擇。以色列在很多領域里都處在世界最領先的水平,以色列人口相當于南京市,810萬,面積和北京市差不多,而且有4/5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帶,就是這樣一個國家,躋身到全球前列,靠的是原創的科學創新、原創的科學思想和技術創新。
今天中國經濟走到這個門檻上,我想,我們應該平下心來,應該冷靜下來,我們在思考中國經濟真正的核心難題,這個難題,一年兩年,三年五年解決不了。但如果我們現在不去解決我們要等到什么時候去解決呢?中國貧富差距、教育匱乏等許多問題,都將影響中國未來經濟增長。如果我們企業和個人,現在還只想著炒炒房地產,收購企業,搞點理財,那中國經濟堪憂。
以色列有一個30萬人的小城市海法,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海法高科技園,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公司,有340多家在這里成立了最大的研發中心。為什么微軟、蘋果、英特爾包括華為,都跑到這樣的一個地方去呢?
靠的就是人才,這個小城市有三所大學,其中一所--以色列理工學院被稱為中東的麻省理工學院。
所以我這里要說的第三點就是,中國依然嚴重缺乏真正引領世界和人類未來的原創性思想和科學發明。從長遠來看,原創性科學思想是最重要的競爭力。真正原創的東西必須要靠自己。
我想提醒大家,中國,獲得諾貝爾獎、圖靈獎、菲兒茲獎的人數,與大國地位完全不相稱。我們到現在為止,中國本土培養的諾貝爾科學獎得主,似乎只有屠呦呦。我們看數據統計,為什么二戰以前的德國,是世界最具創新精神的國家,因為當時諾貝爾科學獎超過70%,被來自于德國的科學獎獲得。二戰后,美國成為諾貝爾科學獎絕對的壟斷國家。我們再看圖靈獎,基本被美國人全部壟斷。我們再看看猶太人,占全球人口千分之二,拿走全部諾獎的27%。
所以,我真誠地奉勸各位,我們不要再談GDP、貨幣政策、降息、降準等表面數據數據,讓我們把眼光放長遠一點,讓我們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競爭力!
真正的競爭力是偉大的科學思想、原創性學術思想。這些必須來自于大學和研究機構,大學的根本是學術,學術的根本是自由、自由的根本是獨立,自由的根本又來自社會的寬容和包容。我們這個民族和國家,能不能做到這一點,是檢驗我們長線競爭力的試金石。我們能不能允許不同的學術流派、學術思想,百家齊放,百家爭鳴,我們能不能允許不同的思想流派都能夠登堂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