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yè),總共負債余額達到4萬個億,86個鋼鐵企業(yè)的負債總額就超過了3.3萬億,煤炭同樣如此,有很多鋼鐵集團、煤炭集團動輒貸款數(shù)百億,上千億,乃至數(shù)千億,怎么去還本息,這是一個巨大問題。如果我們這個狀況持續(xù)下去,有一個壓力測試,如果全國銀行不良率達到7.62%,則全部資本金都會被壞賬吃掉,全國銀行體系“技術上”破產(chǎn)。
當然,在座各位說,我們的銀行都是中央政府的銀行,都是地方政府的銀行,不會破產(chǎn),所以我們可以躺在這個結論上睡大覺。中國的銀行確實不會出現(xiàn)破產(chǎn),但這不等于中國不會出現(xiàn)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有各種各樣表現(xiàn)形式,最終都將讓國家付出代價,只是付出代價的方式和形式有所不同。
銀行要補充資本金,財政的錢是天上掉下來的嗎?最終金融危機的重擔,只有全國人民來共擔!所以從短期來看,我們今天面臨的下行壓力,我們前面講的四個判斷,正是因為我們前面的七八年時間,我們的宏觀政策,或者我們的思維模式,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的增長方式上面,所帶來的巨大的負面的后果,我們必須要反思這一點。
有人會說,過去我們的經(jīng)濟發(fā)展很快,我們成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對不起,我要告訴各位,我們應該仔細反思一下,GDP到底代表什么?GDP能代表我們的真實財富么?我們更要深刻的反思,我們GDP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少。我想我們的含金量,客觀講,不是很高。今年夏季,一場洪水,讓我們看清很多事。
所以我們不能沉醉于GDP世界第二帶來的沾沾自喜,甚至洋洋自得。正是這種洋洋自得的心態(tài),讓我們沒有反思過去這么多年,是不是有些政策確實是錯的。我們今天正在為這些錯誤的政策付出沉重的代價。
現(xiàn)在,高杠桿和高負債讓很多的企業(yè),已經(jīng)沒有能力進行再投資。根據(jù)統(tǒng)計,自2013年以來,差不多40%的新增信貸被完全用于償還利息。(今天在場有很多銀行的專家,各位可以對我的這些數(shù)據(jù)提供批評),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我們的新增信貸如此龐大,但是為什么我們上半年GDP增速只有6.7%,而且在持續(xù)下降,因為這些新增信貸的40%沒有流入到真實投資,而是拿去還本付息。
毫不諱言,現(xiàn)在很多的企業(yè),特別鋼鐵、煤炭、制造行業(yè)的國有大企業(yè),就是靠銀行貸款來維持生計。如果銀行一旦抽貸,這些企業(yè)很可能馬上就要瀕臨破產(chǎn)。各位都知道,很多地方省政府、市政府都出臺了相關政策,要求銀行不能隨便抽貸,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呢?而且我們看到,中國由于高負債高杠桿,讓社會財富和利潤,絕大部分都集中到了幾大銀行手上。2800多家上市公司,總共利潤也不到2.5萬億,十幾家銀行就拿到了全部利潤的60%。
最近美國一家知名的咨詢機構麥肯錫,發(fā)布了報告,結論是中國整個經(jīng)濟體系的經(jīng)濟利潤(與企業(yè)利潤不同,但能更高地反映資本利用效率)的80%,被銀行和金融機構拿走了。全國企業(yè)才拿到20%,可見我們的資本利用效率是多低下。
中央政治局從2013年就開始,就反復強調(diào),要提升有效投資、降低無效投資,消除浪費投資,這個教訓是非常深刻的。
相關文章
- ·恐受穩(wěn)健貨幣政策所困 地產(chǎn)商欲“綁架”銀行?
- ·8月CPI和PPI雙降 貨幣政策仍保持定向?qū)捤?/a>
- ·保7需要政策加碼以對沖性的降準和結構性寬松為主
- ·萬億專項建設債解基建項目資金之渴
- ·CPI和PPI連續(xù)兩月低于市場預期 低通脹風險加大
- ·央行:實現(xiàn)數(shù)字貨幣與其他支付工具的無縫銜接
- ·深度解析:央行降準0.5個百分點 對普通百姓意味著什么?
- ·貨幣政策微調(diào):2016年M2增速目標或?qū)?3%左右
- ·交通部長:交通基建今年投資規(guī)模2.6萬億 與去年基本持平
- ·房貸撐起銀行信貸超預期增長 未來降息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