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建筑地產 > 正文
國務院:2020年城鎮新建建筑綠色建筑占50%
來源:中裝新網整合    時間:2017-01-11 13:21:50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和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分別提高到15%和56%,節能環保、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綠色低碳產業總產值突破10萬億元,成為支柱產業。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近日印發《“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十三五”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對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方案》指出,要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動力,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到2020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001萬噸、207萬噸、1580萬噸、1574萬噸以內,比2015年分別下降10%、10%、15%和15%。全國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

  《方案》指出,優化產業和能源結構

  (四)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加快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新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進一步推廣云計算技術應用,新建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能源利用效率(PUE)值優于1.5。支持技術裝備和服務模式創新。鼓勵發展節能環保技術咨詢、系統設計、設備制造、工程施工、運營管理、計量檢測認證等專業化服務。開展節能環保產業常規調查統計。打造一批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節能環保企業。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和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分別提高到15%和56%,節能環保、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綠色低碳產業總產值突破10萬億元,成為支柱產業。

  《方案》指出,加強重點領域節能

  (七)強化建筑節能。實施建筑節能先進標準領跑行動,開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建設試點,推廣建筑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編制綠色建筑建設標準,開展綠色生態城區建設示范,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重提高到50%。實施綠色建筑全產業鏈發展計劃,推行綠色施工方式,推廣節能綠色建材、裝配式和鋼結構建筑。強化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實施改造面積5億平方米以上,2020年前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區有改造價值城鎮居住建筑的節能改造。推動建筑節能宜居綜合改造試點城市建設,鼓勵老舊住宅節能改造與抗震加固改造、加裝電梯等適老化改造同步實施,完成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面積1億平方米以上。推進利用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空氣熱能、工業余熱等解決建筑用能需求。

  《方案》從十一個方面明確了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具體措施。一是優化產業和能源結構,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新興產業,降低煤炭消費比重。二是加強重點領域節能,提升工業、建筑、交通、商貿、農村、公共機構和重點用能單位能效水平。三是深化主要污染物減排,改變單純按行政區域為單元分解控制總量指標的方式,通過實施排污許可制,建立健全企事業單位總量控制制度,控制重點流域和工業、農業、生活、移動源污染物排放。四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園區循環化改造,加強城市廢棄物處理和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五是實施節能、循環經濟、主要大氣污染物和主要水污染物減排等重點工程。六是強化節能減排技術支撐和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區域、城鎮、園區、用能單位等系統用能和節能。七是完善支持節能減排的價格收費、財稅激勵、綠色金融等政策。八是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市場化機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綠色標識認證、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電力需求側管理。九是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強化評價考核。十是健全節能環保法律法規標準,嚴格監督檢查,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十一是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推行綠色消費,強化社會監督。

  《方案》全文如下:

  “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和目標

  (一)總體要求。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動力,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確保完成“十三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為建設生態文明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到2020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001萬噸、207萬噸、1580萬噸、1574萬噸以內,比2015年分別下降10%、10%、15%和15%。全國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

  二、優化產業和能源結構

  (三)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促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推進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不斷優化工業產品結構。支持重點行業改造升級,鼓勵企業瞄準國際同行業標桿全面提高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等水平。嚴禁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或備案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增加產能項目。強化節能環保標準約束,嚴格行業規范、準入管理和節能審查,對電力、鋼鐵、建材、有色、化工、石油石化、船舶、煤炭、印染、造紙、制革、染料、焦化、電鍍等行業中,環保、能耗、安全等不達標或生產、使用淘汰類產品的企業和產能,要依法依規有序退出。(牽頭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參加單位:科技部、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質檢總局、國家海洋局等)

  (四)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加快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新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進一步推廣云計算技術應用,新建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能源利用效率(PUE)值優于1.5。支持技術裝備和服務模式創新。鼓勵發展節能環保技術咨詢、系統設計、設備制造、工程施工、運營管理、計量檢測認證等專業化服務。開展節能環保產業常規調查統計。打造一批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節能環保企業。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和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分別提高到15%和56%,節能環保、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綠色低碳產業總產值突破10萬億元,成為支柱產業。(牽頭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參加單位:科技部、質檢總局、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等)

  (五)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加強煤炭安全綠色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推廣使用優質煤、潔凈型煤,推進煤改氣、煤改電,鼓勵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氣、電力等優質能源替代燃煤使用。因地制宜發展海島太陽能、海上風能、潮汐能、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發展核電,有序發展水電和天然氣發電,協調推進風電開發,推動太陽能大規模發展和多元化利用,增加清潔低碳電力供應。對超出規劃部分可再生能源消費量,不納入能耗總量和強度目標考核。在居民采暖、工業與農業生產、港口碼頭等領域推進天然氣、電能替代,減少散燒煤和燃油消費。到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下降到58%以下,電煤占煤炭消費量比重提高到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5%,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10%左右。(牽頭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參加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質檢總局、國家統計局、國管局、國家海洋局等)

關鍵詞: 十三五 國務院 李克強 供給側改革
分享到:
[責任編輯:李勝軍]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6 手機:1580136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