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建筑地產 > 正文
國務院:2020年城鎮新建建筑綠色建筑占50%
來源:中裝新網整合    時間:2017-01-11 13:21:50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和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分別提高到15%和56%,節能環保、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綠色低碳產業總產值突破10萬億元,成為支柱產業。

  五、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十九)全面推動園區循環化改造。按照空間布局合理化、產業結構最優化、產業鏈接循環化、資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基礎設施綠色化、運行管理規范化的要求,加快對現有園區的循環化改造升級,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關聯度,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土地集約利用、資源能源高效利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對綜合性開發區、重化工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不同性質的園區,加強分類指導,強化效果評估和工作考核。到2020年,75%的國家級園區和50%的省級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長江經濟帶超過90%的省級以上(含省級)重化工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牽頭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參加單位: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商務部等)

  (二十)加強城市廢棄物規范有序處理。推動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園林廢棄物、城市污泥和廢舊紡織品等城市典型廢棄物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推進燃煤耦合污泥等城市廢棄物發電。選擇5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規劃布局低值廢棄物協同處理基地,完善城市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到2020年,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率達到30%。(牽頭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參加單位:環境保護部、農業部、民政部、國管局、中直管理局等)

  (二十一)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提質升級。依托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促進資源再生利用企業集聚化、園區化、區域協同化布局,提升再生資源利用行業清潔化、高值化水平。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動太陽能光伏組件、碳纖維材料、生物基纖維、復合材料和節能燈等新品種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推進動力蓄電池梯級利用和規范回收處理。加強再生資源規范管理,發布重點品種規范利用條件。大力發展再制造產業,推動汽車零部件及大型工業裝備、辦公設備等產品再制造。規范再制造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再生產品、再制造產品的推廣應用機制。鼓勵專業化再制造服務公司與鋼鐵、冶金、化工、機械等生產制造企業合作,開展設備壽命評估與檢測、清洗與強化延壽等再制造專業技術服務。繼續開展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和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示范工作。到2020年,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產業產值達到1.5萬億元,再制造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牽頭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商務部等)

  (二十二)統籌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加強共伴生礦產資源及尾礦綜合利用。推動煤矸石、粉煤灰、工業副產石膏、冶煉和化工廢渣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開展大宗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大力推動農作物秸稈、林業“三剩物”(采伐、造材和加工剩余物)、規模化養殖場糞便的資源化利用,因地制宜發展各類沼氣工程和燃煤耦合秸稈發電工程。到2020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3%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牽頭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能源局等)

  (二十三)加快互聯網與資源循環利用融合發展。支持再生資源企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優化逆向物流網點布局,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網絡,在地級及以上城市逐步建設廢棄物在線回收、交易等平臺,推廣“互聯網+”回收新模式。建立重點品種的全生命周期追溯機制。在開展循環化改造的園區建設產業共生平臺。鼓勵相關行業協會、企業逐步構建行業性、區域性、全國性的產業廢棄物和再生資源在線交易系統,發布交易價格指數。支持汽車維修、汽車保險、舊件回收、再制造、報廢拆解等汽車產品售后全生命周期信息的互通共享。到2020年,初步形成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高值廢棄物在線回收利用體系。(牽頭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保監會等)

  六、實施節能減排工程

  (二十四)節能重點工程。組織實施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電機系統能效提升、余熱暖民、綠色照明、節能技術裝備產業化示范、能量系統優化、煤炭消費減量替代、重點用能單位綜合能效提升、合同能源管理推進、城鎮化節能升級改造、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示范工程等節能重點工程,推進能源綜合梯級利用,形成3億噸標準煤左右的節能能力,到2020年節能服務產業產值比2015年翻一番。(牽頭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參加單位: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務院國資委、質檢總局、國管局、國家能源局、中直管理局等)

  (二十五)主要大氣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程,到2020年累計完成5.8億千瓦機組超低排放改造任務,限期淘汰2000萬千瓦落后產能和不符合相關強制性標準要求的機組。實施電力、鋼鐵、水泥、石化、平板玻璃、有色等重點行業全面達標排放治理工程。實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煤改氣”和“煤改電”工程,擴大城市禁煤區范圍,建設完善區域天然氣輸送管道、城市燃氣管網、農村配套電網,加快建設天然氣儲氣庫、城市調峰站儲氣罐等基礎工程,新增“煤改氣”工程用氣450億立方米以上,替代燃煤鍋爐18.9萬蒸噸。實施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程,到2020年石化企業基本完成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牽頭單位: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參加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質檢總局等)

  (二十六)主要水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加強城市、縣城和其他建制鎮生活污染減排設施建設。加快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實施城鎮污水、工業園區廢水、污泥處理設施建設與提標改造工程,推進再生水回用設施建設。加快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污染治理,75%以上的養殖場(小區)配套建設固體廢棄物和污水貯存處理設施。(牽頭單位: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參加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農業部、國家海洋局等)

  (二十七)循環經濟重點工程。組織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工農復合型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京津冀固體廢棄物協同處理、“互聯網+”資源循環、再生產品與再制造產品推廣等專項行動,建設100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示范基地、50個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基地、20個工農復合型循環經濟示范區,推進生產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的產業體系。到2020年,再生資源替代原生資源量達到13億噸,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3萬億元。(牽頭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參加單位: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商務部等)

關鍵詞: 十三五 國務院 李克強 供給側改革
分享到:
[責任編輯:李勝軍]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6 手機:1580136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