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興建設計博物館的思考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當代有快速城市化發展的需求。中國設計藝術作為學科的藝術設計教育大抵與西方設計教育的德國包豪斯學院同時建立起來,但“中國設計”發展較慢,百年中國設計有得有失。全面認知中國設計教育與實踐,借鑒西方經驗,盡早興建設計博物館,找到中國城市振興的文化創意之路,對中國城市振興發展很有必要。在中國興建設計博物館的可能性,由“創意城市網絡”的國際行動所決定。目前,“設計之都”的評選有兩個系統,其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創意城市網絡”授予的“設計之都” UNESCOCITYOFDE鄄SIGN 。迄今為止,深圳、上海、北京已獲得“設計之都”稱號;其二是國際設計聯盟 IDA 設立的世界“世界設計之都” WORLDDE鄄SIGNCAPITAL ,是一個通過褒揚設計價值進行城市文化品質推廣的計劃,2008年至今已有四個城市獲得此稱號。兩者雖有不同的評價視角,但目的都是肯定設計在城市振興的獨特作用,都在推進設計文化的博物館建設。中國的深圳、上海、北京是對設計創意有見地的城市,也對應著中國三種不同的文化坐標,因此折射著發展中國家不同文化定位城市設計博物館的建設格局及成就史。
深圳是中國新興城市的典型,是世界上少有的從崛起之初設計活動就形影相隨的城市。歷史文脈不綿長,產業資本不雄厚,靠自然的設計與文化鏈,深圳不斷加深對“設計創造城市精神”的認同感。深圳的設計成長,將設計自然地融入城市,將“創意圖式”化成一種傳承深圳文化水準的精巧“名片”。
上海是中國最有“城市感”的城市,盡管“設計之都”搭了世博會的“順風車”,但充滿設計的城市絕非一日之功,必賴其漫長而深入的城市文化積淀。如今,上海擁有完備的設計創新、設計服務、設計傳播、設計交易系統,其設計形成的歷史邏輯已建構起設計博物館的雛形。
北京城誕生于古老且深邃的“營國”理想,北京設計的淵源可追溯到久遠的營造文化。北京作為元明清三代帝國都城及政治文化中心,歷史上缺少設計商品的認知。北京獨有的設計藝術教育為提升設計影響力創造了條件,但必須看到,從設計的文化傳承、城市的設計定位、城市的設計創新及其可持續發展看,新建或改建有城市特色的“設計博物館”是亟待填補的“空白”。
以設計觀照過去、影響未來,是設計博物館的主題與宗旨。中國的設計博物館建設有一系列思路,有多重任務,其模式可以先考慮在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等處建立“設計博物館分館”,進一步選擇恰當的城市,準確策劃研究建館計劃。目前設計博物館的展覽及運行模式主要有兩大“板塊”:其一是固定的或稱永久展覽,它重在展示設計與城市發展的文化變遷史,展示代表國家乃至城市設計水準的風格﹑方法及設計人物;其二是臨時展覽,它不僅可提供城市新的設計趨勢報告、設計競賽、動態、設計新品及其設計批評,還可以推出城市遠期的文化創意,舉辦公眾問卷展示等。總之,期望中國能有城市加盟這一具有開創意義的設計博物館模式,其價值不僅在創意與文化維度層面,更能為拓展城市文化經濟作出貢獻。
每日精彩推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