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農民工大學生助推計劃為農民工推開了免費圓夢象牙塔的大門,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其中叫好者居多。但此計劃的推進情況并不盡如人意:絕大多數建筑企業對此并不熱衷,未推薦農民工;大多數農民工為了追求較高的薪酬,游走于各工地,無法完成長達兩年半的學業;能獲得推薦機會的農民工,都是企業的正式員工。
相關閱讀:調研:建筑業農民工薪資10年翻4倍
32歲的宋占山曾是一名農民工,但現在他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大學生。今年3月底,這位在北京排水集團工作的農民工受惠于首屆首都農民工大學生助推計劃,通過成人高考后,順利走進了北京市職工大學。
與宋占山一樣,受惠于北京市總工會實施的首屆首都農民工大學生助推計劃、走進大學的農民工還有139名。在報名的180多名農民工中,有140名獲得了上大學的機會。記者在查閱這些走進大學的農民工名單時發現:一些大型建筑企業,如北京城建集團、北京建工集團,對此項活動的參與熱情不高,未推薦一名農民工;北京房地集團、北京住總集團雖然推薦了農民工,但人數很少;其他建筑企業也表現得興趣缺缺。
本是一次讓農民工免費圓夢象牙塔的好機會,建筑企業緣何興趣不大?
■大型建筑企業參與熱情不高
為首屆首都農民工大學生開設什么專業?這個問題曾讓北京市總工會的工作人員頗費心思。他們經過多方調研后認為,建筑業農民工是目前最龐大、最需要提高專業技能的農民工群體,因此,為首屆首都農民工大學生量身開設了建筑工程管理專業。
在各級單位積極參與這項助推計劃的同時,北京城建集團、北京建工集團等大建筑企業對此項活動的參與熱情并不高,沒有推薦農民工;北京環衛集團和北京排水集團這兩家看似與建筑行業關系不大的單位卻積極參與,兩家單位推薦的農民工人數占所有參與企業推薦農民工總人數的一半;像北京房地集團、北京住總集團、北京金隅集團等與建筑行業密切相關的單位,雖然推薦了農民工,但人數比較少。
勞務派遣疏離企業與農民工
記者采訪了首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的相關負責人,問到建筑企業為什么對促其建筑工人學習的興趣不大。相關負責人指出這一現象和人員結構有關。盡管首屆農民工學生的學費有108人都是由北京市總工會承擔,但是建筑承包企業依然不愿意參與進來的原因是建筑工人屬于外施承包隊,不屬于企業。長期以來,建筑公司都沒有和建筑工人簽訂勞務合同,建筑工人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合同,由外施隊管理。所以,建筑承包企業和建筑工人之間沒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