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可梁提出,推進住宅產業化建設要強制和鼓勵措施并舉。由北京市與各區縣簽訂《住宅產業化建設工作目標年度責任書》,各區縣負責落實每年住宅產業化土地的保障工作,并以此作為建筑節能的考核指標,以年度為單位進行考核。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投資中心投資的公共租賃住房和中心城人口疏解定向安置房均應實施產業化。鼓勵已取得土地的普通商品房實施產業化,給予開發商不超過實施產業化住宅單體面積之和3%的獎勵,該項獎勵政策已從2012年延續到2015年,研究對于提供產業化部品的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鼓勵政策。
隋明悅提出,沈陽將采用強制性政策和鼓勵性政策。規定房地產開發項目要有一定比例的產業化住宅,保障房項目(包括回遷房等)爭取使用住宅產業化方式建造。另外也要推出一部分激勵性政策。
住宅產業化的優勢和弊端
隋明悅針對如今的住宅產業化和上世紀80年代曇花一現的住宅產業化作比較,得出如下結論:現今的住宅產業化技術水平明顯改善、材料水平有很大提升、施工能力有所改進,同時,處在一種新政策和環境的鼓勵要求下,所以客觀條件也有所不同。
馮可梁說道:“通過對試點示范項目的追蹤、統計發現,住宅產業化的優勢在于節能減排效果明顯、住宅品質得到全方位提升、施工條件明顯改善、建造效率提升。”
針對住宅產業化存在的問題,隋明悅指出,目前,裝配式建筑方式的成本比傳統建筑方式略高。在產業化住宅推廣過程中要突破成本瓶頸,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生產技術,培育部件生產和總承包一體化的模式,擴大規模、降低成本。進而吸引房地產開發企業。另外,產業工人施工隊伍的培訓工作不足,急需發展一批產業化住宅的施工隊伍、管理人員、設計人員和監理人員。工作的中心轉移到工廠,所以在工廠的監理工作變得十分重要。同時,隋明悅提出,沈陽市將繼續加強制度創新,并實現技術創新,具體做法是建立產業化住宅的研發中心,完善產業化住宅的各項地方標準
☆☆☆☆每日精彩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