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促銷”常態化,競爭中促行業洗牌
近一周以來,京東、蘇寧兩大家電銷售商之間的較量成為了街談巷議的話題。無論這是場真刀真槍的“流血戰爭”,還是一場炒作,人們對“價格戰”都投入了空前的關注。近日,若將目光轉向家居領域不難發現,圍繞價格做文章的競爭同樣也如火如荼。當前的家居競爭是否屬于價格戰?行業又應當如何避免落入價格戰的怪圈?
目前的家居市場內,打著各式“促銷”、“甩賣”旗號的品牌比比皆是。 新京報記者 李玲 攝
低價促銷不是價格戰?
當京東、蘇寧、國美、當當等電商平臺的“價格戰火”從線上燒到線下、吸引無數眼球時,家居企業也并未閑著。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包括紅星美凱龍、城外誠家居廣場、東方家園家居廣場、東方家園建材超市等在內的家居賣場以及眾多品牌均已經啟動或提前發布了促銷方案,或直接打折,或返券抽獎,還是0元換購、滿額減現,五花八門的促銷口號充斥在各賣場或建材城的顯眼位置。
事實上,比拼價格一向是家居企業爭搶客流、提升銷售的重頭戲。近年來,除了在“五一”、“十一”等傳統促銷節點展開價格廝殺之外,平時的冷門節日甚至周末也都成了低價促銷的機會。從高端到低端、從進口到國產,企業的促銷“五一”不以價格作為殺手锏,不少企業還會選擇個別款式產品以遠低于市場正常成交價的“特價”來銷售。但對于家居行業是否已經打響“價格戰”,各企業觀點并不統一。
“價格戰出現在近兩年,目前呈現越演越烈之勢”,在一統國際家居副總裁陳濤看來,價格戰已經打響,主要原因在于家居品牌集中度低,相當多企業的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而且產品的相似度高,仿制品層出不窮。因此,面對外圍大環境的惡化及市場競爭態勢的加劇,價格成為了部分企業謀求搶占市場份額、獲取生存空間的重要甚至唯一競爭手段。
與此同時,部分業內人士則認為,當前家居行業的低價促銷競爭并不等同于“價格戰”。
城外誠家居廣場副總經理劉洋稱,“價格戰指同樣的商品你賣五毛、我賣三毛,低于成本惡性競爭;而我們搞的任何活動都為了追求合理利潤,是對消費者實實在在的讓利,并不算價格戰”。意風家具董事長溫世權也表示,雖然不排除個別打算退市的企業靠價格戰來清理庫存,但真正有信譽的品牌并不會“賠本兒賺吆喝”。
不要價格戰而要“價值戰”
對于家居行業低價促銷是否屬于價格戰的爭論仍在繼續,然而對于打價格戰的影響,各企業則無一例外地表示,短期內靠價格取勝的企業未必能成為最終的強者,價格戰這件武器往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并非提振業績的救世良方。
歐派櫥柜北京公司副總經理姚剛認為,價格戰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企業所走的一條捷徑,但如果運用過多的話,往往會導致企業弱化自身在其他方面的品質提升。溫世權甚至表示,在行業不景氣、企業利潤日趨微薄的時候,第一要務是要求生存、保發展,“家居行業很多企業不打價格戰也搖搖欲墜,打價格戰只能加速死亡”。
在更多業內人士看來,“價格戰是一把雙刃劍”,正確使用在競爭中往往能夠出奇制勝,促進行業內部洗牌,使行業完成優勝劣汰的進化;但是如果一味長期進行價格戰將動搖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是典型的飲鴆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