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開春以來,家居賣場觸“電”的消息就陸續傳來。先是集美宣布與新浪“家居就”電子商城合作,隨后是藍景麗家網上商城——藍景商城改版上線,城外誠、紅星美凱龍也陸續邁開了電商步伐。記者發現,同為家居賣場的電商,但他們的觸“電”模式和操作手法各不相同,究竟誰最能打動消費者的心?誰能引領電商潮流屹立不敗?我們拭目以待。
近日,天貓愛蜂潮體驗館正式落戶城外誠,喧嚷已久的紅星美凱龍電商網站“紅美商城”悄然出鏡。即便是表面毫無動靜的居然之家也傳出消息擬收購一家電商網站上線。
至此,京城幾大賣場已相繼觸電,但對于電商這個新鮮事物,賣場們一邊摩拳擦掌表示前景很好對自家模式很看好之時,一邊也坦言仍以嘗試為主,多少顯得有些糾結。
觸電形式千姿百態
自今年開春以來,觸“電”的消息就陸續傳來。先是集美宣布與新浪“家居就”電子商城合作,隨后是藍景麗家網上商城——藍景商城改版上線,城外誠、紅星美凱龍也陸續邁開了電商步伐。但記者觀察發現,同為賣場,觸電模式和操作手法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據了解,天貓愛蜂潮入駐城外誠后,城外誠仍以收取租金的方式,為天貓愛蜂潮提供物業和服務,這種模式與其說是與電商的結合,更像是傳統的租賃合作。集美與新浪“家居就”合作,放棄傳統的場租方式,而將收益與銷售額捆綁在一起。
藍景麗家與新開業的祥和之家則選擇自建網上商城,將其作為實體店的補充,只不過祥和之家網上商城只銷售實體店內產品,藍景商城則也面向非實體店商戶招商。
紅星美凱龍的動靜最大,早在年初就傳聞紅星美凱龍從淘寶和工行網銀相繼挖來了兩位高管,獨自組隊創建紅美商城,如今雖未正式上線,但也可見端倪:團購、網上商城和線上搶購三大業務體系并行,不僅投入大,也最具規模。
另一賣場巨頭居然之家方面雖未透露相關信息,且表面看似尚無動靜,但記者從其他渠道獲悉,其正與一家電商網站接洽,試圖借助成熟的體系和團隊上線,結果頗讓人期待。
看好前景重在探路
賣場紛紛上馬電商項目其實都源于賣場對于電商前景的看好。藍景麗家總經理尹勃的看法很有代表性。他認為,在網銀增加、網上交易量增加的形勢下,家居建材的網上交易前景廣闊,將來會有很大的潛力,“爆發是早晚的事”。
無論是相互借力的模式還是自建商城,賣場們的付出都不少。集美放棄了場租、藍景商城的運行和維護由專門(裝修效果圖)的團隊負責、紅星美凱龍又挖角又建團隊、祥和之家先期運營每日上傳圖片就達2萬余張……
賣場一方面看好前景并紛紛摩拳擦掌擼起袖子準備大戰電商,另一方面卻無人能拍著胸脯看好自家的模式“一定能成功”。集美則直接強調這是個試驗田。尹勃也表示,目前并沒有成熟的模式,藍景商城也在摸索之中。即使承擔風險較低的城外誠也表示“有革命就有犧牲,需要探討和摸索的地方很多”。
而有業內人士指出,一旦有人摸索出了一條成功的賣場電商模式,就會迅速被改進和復制,這也使各賣場在投入之時心態微妙:不觸電怕落伍,大成本投入既恐血本無歸又恐輕易被人摘了果實。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賣場目前更多的還是處在接觸、學習和嘗試的階段。
處境微妙難題待解
賣場觸電模式雖各有其妙,但也存在共同面對的難題。首先是消費者對網絡商城的認可需要過程。集美新浪家居體驗館已經開業兩個月,集美家居副總裁沈耀俊表示“效果比預期的好,已經很滿意了”,但他也提到,家居網上商城依然是一種新的模式和業態,消費者要有一個習慣的過程,“需要一點時間”,而且商戶對于新模式也不太積極。據尹勃介紹,盡管藍景麗家免費為商戶上店,卻有商戶不愿直接參與,總覺得“離成交較遠”,遠 不如實體店內成交來得爽快,目前積極參與的商戶只有60家左右。
除此之外,各家微妙處境似乎還各有不同。與電商合作的賣場面臨著電商平臺“不甚給力”的困境。天貓愛蜂潮在京城已是易址,此番在城外誠開店算是第二波,依然有人在質疑其模式;與集美合作的新浪“家居就”雖是大網絡平臺,但在家居網上商城處也是新軍,從開業兩個多月來看,有業內人士認為其網絡宣傳、推廣、操作經驗仍需要一段時間的打磨,兩個團隊間職責不清是否導致內耗仍是未知數。自建商城的賣場則多少面臨著價格體系的困擾,否則只能淪為實體店的補充。依托實體賣場打造的紅美商城由另一班人馬打造,其如何處理與賣場實體店的關系也是其不容忽視的實際問題。在記者致電紅星美凱龍賣場方人士時,該人士表示與紅美商城團隊沒有接觸,且其表達的“我對它們不做評價”態度讓人不禁浮想聯翩。
不過,消費者對于這些并不關心,哪個平臺好用,哪個平臺貨真價實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從這個角度來講,只有“把用戶體驗和商品奉為王道”的商家才能成為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