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炫】
當前幕墻行業下行,市場下滑比較厲害。
柯利達近幾年解放思路,加快發展。在四川收購了新的企業。同時建立了光伏的生產基地。
柯利達也在著手海外項目的試水,主要通過和總包一起“搭船出海”的辦法。
柯利達成立的金融事業部,在投資領域有一些計劃;
營改增方面,柯利達由于有一個材料類的子公司,所以在此方面有一定的經驗。但營改增全面擴展到公司的各個業務板塊,對我們的稅負總體來講是提升了,給管理層帶來了較大壓力。
【張志文】
很高興能夠參加今天行業沙龍會議。今天歡聚在這個博愛廳,深刻地感受到了中裝協李會長等領導對幕墻行業的關心,同時也深刻地體會到了江蘇省裝協及江蘇同行對本次沙龍的支持!
我國未來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而且,這個L型不是一兩年能過去的,是一個階段。中央提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工作的主線,往遠處看,也是我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線”,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從全球看,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結構性改革才是走出眼前困境的根本之策,但這肯定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對于我們幕墻企業來說,現在已到了供給側改革“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了。
宏觀層面上,一方面國家正在進行的供給側改革,“房地產去庫存”迫使房地產企業轉型升級產品,給裝飾行業帶來紅利,中國人口城鎮化對地產依然是一個巨大紅利。鐵、公、機,醫療、養老、旅游產業發展前景可觀。
另一方面,國家也為企業的供給側改革在創造條件。本著“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的宗旨,國家提出“營改增”等改革政策,減政放權等讓企業減少沒有必要的制度性成本,有更多的資金去創新,去提高生產率。
在改革宏觀環境優越的條件下,我們企業自身也應參照國家“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一系列措施,調整公司內部結構,精簡戰線,輕裝上陣,圍繞“品質、創新、產業升級”三點內容,瞄準高端市場,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創新,擺脫低價競爭的現狀。同時,回歸行業本真,本著匠人的精神,精心雕琢每一個作品。
亞廈對于供給側改革已經做了初步的嘗試。對于品質的追求開始于2012年對高精尖團隊的建立,團隊主要成員來自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施工團隊。2012年8月,為更好地降低成本、縮短項目施工周期,組建了BIM技術團隊。近年BlM技術已在多個高端項目中應用,效果可喜。如,2015年,上海迪士尼、新疆高鐵客運站幕墻、全球最大的郵輪中心深圳蛇囗郵輪中心幕墻項目等等。通過這些世界頂尖的項目的實施,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管理能力。對于創新,公司旗下子公司蘑菇+(互聯網家裝)、萬安智能、盈創科技掌握了世界領先的建筑3D打印技術,一周完成一套占地220平的四合院建筑加裝修,這對建筑業的生產形勢是一個創新顛覆。目前,3D打印技術也即將落地生產。關于產業升級,公司早在2010年就提出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避免我們傳統的現場施工不穩定性對施工質量造成的影響,同時,也能有效縮短工期。當然,BIM技術的引進,亞廈技術研發中心的設立,蘑菇+、萬安智能、3D打印技術的應用都是對產業升級的嘗試。當然,我認為對供給側改革最本質的理解,就是回歸行業本真,用心做品質。2015年底,我們董事長在年會上提出“工匠精神”,傳承“傳幫帶,師徒制”,讓每一個工人都成為手工藝人,精心雕琢工程作品,把項目做成精品工程,才能夠提高客戶滿意度,達到共享、共贏、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