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我不是工作狂”
別人說張躍飛是“工作狂”,他笑了:“我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啊,和大家一樣,我也想休閑、娛樂,打打高爾夫球,出國走走看看,沒有人是天生的工作狂!”
本刊記者 倪軼容
要見張躍飛一面,很難。記者兩次參加飛耀的活動,卻只和張躍飛打了個照面。在《浙商》雜志舉辦的浙商全國理事會(2010)博鰲年會暨休閑養生行活動中,張躍飛只停留了短暫的一個夜晚,就匆匆回杭,籌備大學生創業基金啟動儀式;而本次“封面人物”采訪的時間,張躍飛也選擇了兩次會議之間差不多只有一個小時的“空檔”。正談到興致之處,他的手機卻不停響起,原來另一個約談時間已到。張躍飛不得不加快語速,并一再向記者表示歉意。
曾經有朋友笑稱張躍飛是“工作狂”,確實,張躍飛的日程總是排得滿滿當當的:每天7點起床,0點睡覺,其間不停歇地工作,最多的時候一天要參加10個活動。就連飛耀前臺的接待員都說,一天里看到最多的就是張躍飛匆匆離開的身影。
說到自己的“工作狂”,張躍飛笑了:“我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啊,和大家一樣,我也想休閑、娛樂,打打高爾夫球,出國走走看看,沒有人是天生的工作狂!”
其實,張躍飛對于運動頗為愛好,尤其是高爾夫球,他自稱對此很有天賦,第一次打就上手,現在每場也都保持在100桿以內。此外,生于“木雕之鄉”浙江東陽的張躍飛,對于木雕藝術很有興趣。在木雕廠呆過一年的張躍飛,曾經極富創意地把木雕元素融入到了裝飾風格中,受到了客戶的好評。但是現在,一寸光陰一寸金,張躍飛少有閑暇再去擺弄自己心愛的木雕藝術了。
“企業做到現在這個地步,說實話有點身不由己。現在,飛耀已經不是我一個人的了,要承擔社會責任,在社會的期望之下發展。”張躍飛承認,自己現在又要抓建筑裝飾品質的提升,又要處理投資方面的事務,還要“富而思源”回報社會,確實有些“拼命三郎”的樣子。“我想,這除了我性格中比較追求完美的一面之外,也是因為企業正處于上市的‘沖刺期’,是一個工作量特別大的非常時期。”
繁重的工作之下,張躍飛的心態倒是很好,公司的發展前景像一盞明亮的路燈,總在最忙最累的時候溫暖他的內心。不過,張躍飛也強調,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不會一直持續下去,一旦企業過了“沖刺期”,將會進入一個相對慢節奏的“梳理期”。
“如果只是一味地高速發展,那就很容易迷失。 2010年之后,飛耀需要做的,是全面的總結和梳理。”
而在這個頗有些沉思意味的時期,張躍飛也制定了一個把自己“解放”出來的規劃。“我希望能招攬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通過逐步放權的方式,讓更專業的人來做更專業的事。”其實,這也是一直貫徹在飛耀“多元化”過程中的重要思想。張躍飛自嘲雖然在建筑裝飾方面算個專家,但是在其他很多領域就一知半解了,因而他總是主張讓內行的人去做內行的事,從不以老板身份過多地干涉職業經理人的決定。而2010年,這一理念將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快樂工作,悠閑生活”是張躍飛對于自己未來工作狀態的期待。或許,不久以后的將來,哪位朋友再次見到張躍飛,將會是在高爾夫球場上。張躍飛身穿他那套湖藍色的運動服,優雅地舉起球桿,白色小球在空中劃出一個漂亮的弧線,一桿入洞。而張躍飛則帶著他自信的笑容,對那位朋友說:“空氣不錯,打球的感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