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壞牌”
張躍飛一直認為,要把一副好牌打好,不難,但是要把一副壞牌打好,就很不容易了。2008年,幾乎所有的浙江民營企業都拿到了一張“壞牌”:金融危機。
“那一年對我們來說是難熬的一年,我們受到的沖擊很大。”但是,樂觀的張躍飛并沒有坐等,而是冷靜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終于在不景氣中看到了機遇。
“當時,浙江桐鄉世貿中心這塊土地準備掛牌拍賣時,有許多投資人做好方案準備高價拿地,但因為金融危機和銀行信貸收緊的緣故,投資人看不清房地產的未來走勢在拍賣時不敢出手紛紛放棄,造成流拍。考慮到桐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成熟的商業氛圍,我覺得這是個機會,與人合作果敢地用低價拿下了這塊地。”60萬平方米的桐鄉世貿中心項目,首期26萬平方米從立項到開業僅用了13個月,這在建筑史上也是罕見的高效。
之后,張躍飛再次“重拳出擊”,在大部分人對金融危機心懷恐懼的情況下,一連拿下東陽和衢州的兩塊地。隨著東陽江濱9號“空中別墅”、衢州“鉑金府邸”城市別墅排屋等一系列項目的問世,飛耀集團完成了房地產開發的內部產業鏈,一個集地產開發、建筑施工、裝飾裝潢于一體的新型房產開發模式已經成型。“這種從開發到裝飾一體化的模式,使得項目的質地比常規的要更好,打造了二線城市房產開發精品示范。”可以說,金融危機在無形中竟為張躍飛打開了另一扇門。
除了加強主業以外,張躍飛還通過積極收購資產來壯大自己的資本,強化品牌認知。“當時,我通過股權收購方式獲得了大量的土地和房產,包括‘和成服飾’、‘德力磁鋼’名下的工業地產和南京核心地塊的2萬多平米商業地產,通過功能調整再次把它們推向市場,現在看來,效果很明顯。”低成本收購迅速擴大了飛耀的資產規模,也為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2008年,張躍飛在資本領域的步伐也越邁越扎實。
其實,金融危機并不是張躍飛拿到的第一張“壞牌”。早在創業之初,張躍飛和其他幾家公司為一家企業做擔保。但是很不幸,那家企業倒閉了,張躍飛欠下了1000萬元的擔保債務和100萬元的銀行利息。
“當時,其他幾家企業紛紛‘明哲保身’,不是沒消息了,就是不肯還錢。但是我覺得,一家企業如果不講信譽的話,還怎么去生存和發展?”于是,在自身資金鏈很緊張的情況下,張躍飛硬是咬著牙,償還了1100萬元的擔保債務,同時打出了“飛耀不欠一分錢”的口號。
此舉令張躍飛的名字在金融界不脛而走,而“飛耀”誠實守信的口碑也就此樹立。如今提起這件事,張躍飛還是顯得很欣慰:“就是因為當時的行為,銀行即使在金融危機的形勢下,毅然給予飛躍大力支持,這也是誠信給我帶來的回報,最后把金融危機這張壞牌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