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大的特點是做精品。 一個品質,一個誠信,你就進入了良性循環。 ——陳麗
金茂大廈大堂
1997年,上海新麗已經成立四年了,還是家普通裝修公司,默默無聞。誰也沒有想到,一年后,新麗開始發力,奇跡般獲得了上海著名地標建筑金茂大廈的“臉面”工程:大堂裝飾工程。從此,新麗“一舉打響”上海灘,步入發展快車道。10年功夫,小鳥變鳳凰,新麗崛起為上海裝飾業龍頭之一,并連續四年躍居中國建筑裝飾百強企業,連續三年榮獲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競賽優秀公司稱號,創下16項國家建筑工程“魯班”獎、11項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和69項上海建筑裝飾“白玉蘭”獎。
這意味著新麗這10年完成的主要裝飾工程都獲得了業內大獎。這些精品工程包括上海金茂大廈、上海世界金融大廈、上海明天廣場(萬豪大酒店)、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浦東新區辦公中心、浦東國際機場航站樓、上海國際賽車場、大連希爾頓酒店、蘇州國際大廈、中國船舶大廈、北京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飯店等一系列重要知名工程。近兩年,新麗還中標了澳門英皇大酒店和中國駐美使館的裝飾工程,充分說明了這個企業的實力。現在,新麗每年實現50%的業績增長,年產值近10億元,綜合實力逼近百強前列。是什么力量在推動新麗突破平庸、10年崛起?
華府天地
1997:“光標年”
1997年在建筑裝飾行業史上似乎平淡無奇。但是,對上海新麗公司來說,1997年卻刻骨銘心,是著名的“光標年”:公司沒有接一個大標,也不接普通裝修工程,幾乎“停業”,埋頭苦練內功。
“光標年”是公司創始人、總經理陳麗的決策。“1997年‘光標年’為什么?因為我們公司沒有大堂的經驗,沒有大堂的業績。業主看工程企業,第一,看你公司的簡介,第二,看你的業績,看你做過的工程。我們都沒有怎么辦?我們就練功啊,練內功,就是去看所有的大堂,看他們的細節處理,看節點處理,看他們這方面是怎么做的。”
這是一個大膽的決策,是企業和企業家尋求突破、尋求轉型、重新定位的戰略性決策。1993年創業以來,新麗在上海拼搏4年了,依然是一個無人關注的小企業。從美國留學回國創業的計算機碩士、女總經理陳麗已經不再滿足于在普通裝修的紅海里賺點小錢。她個人并不缺錢,她也不滿足于只掙點錢,這樣下去無人喝彩,更不能達到陳麗心中的理想境界:做裝飾藝術精品的境界,做一項工程就立一塊豐碑的境界。可是,突破點在哪里?公司怎樣才能夠突圍紅海、在業界樹立起精品豐碑、讓人刮目相看、走上良性循環?
幾經思考,陳麗果斷決策,把1997年定位為公司的“光標年”,不接普通的裝修小標,專門瞄準高檔建筑物的門面——大堂裝飾工程,從美國請設計師培訓團隊,從香港請專家培訓工程人員,整整一年閉門苦練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