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是怎么理解“設計”這兩字?請談談您的設計風格。
【張星】我對設計的理解就四個字:解決問題。很多人把設計看成感性的行業,在我看來,設計是理性的。藝術、審美只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我們首先用心理學、社會學、物理學甚至數學來定義空間的深層目的及功能效率之后,用藝術的審美角度為已完成的目的及功能穿上視覺的外衣。
我的設計嚴格來說沒有什么風格。如果在我作品中出現視覺的特定印象只是因為我擅長于運用某些元素來作構成才形成了一定的識別性,今天在中國我個人覺得定義任何一種風格都為時太早,因為中國室內設計還年輕。
【記者】您把自己定位為商業設計師,設計作品“KITO思想館”讓大家領略了您的設計風采和作品魅力,讓人震撼。那么您是如何去演繹商業設計?又如何準確把握藝術與商業這兩者之間的和諧關系?
【張星】稱呼自己“商業設計師”,可以有效地解壓我們還沒有強勁的肩膀背負設計師這個擔子時暫且寬容一下自己,所以干脆加個前綴“商業”好了。
“商業設計”這個詞匯很明顯,商業在前,設計在后。商業的成功是市場給予打分的,并非是我們的圈子認可就一定是市場認同的。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商業目的”是第一,“視覺目的”是第二。對于一個室內設計師來說,視覺目的在我們的潛意識里被放在了最前端,而忘了“換位思考”。當我們可以正確地進入企業角色和經營層面來做權衡時,會有很多啟發。當我們找到一個商業項目的市場目的時,便可以很好地理解委托設計的業主。好設計不在于無約束,而在于在有限條件下做無限創意。
【記者】一個成功的項目一定要塑造出獨特的設計形象,而這種設計形象實際上就是通過主題定位所賦予的。您參與了許多不同風格的空間設計,請問您是如何去尋找主題及把握設計?
【張星】這個問題最大,但卻最簡單。我們往往太過于“概念”,將主題定義的太高尚,或者過分的形而上了。我對每個項目的主題思考其實很簡單,所有都圍繞著這個項目的客戶目標定位。因為人,才是主題目的,進入這個環境的人的目的、年齡、素質、價值觀決定了我們該用什么樣的形式語言去服務他們,從而與來者保持一致化的溝通才是重要的。
僅有形而上的主題,就如腳不著地時人便會失去安全感一樣,空間需要可以“落地”的主題觀。我暫時還沒有太多的主題意識,或者可以說我把主題觀稱為價值觀來理解。
【記者】作為一個公司的總設計師兼管理者,您挑選設計師的標準是什么?
【張星】興趣是一切的動力,敬業是成功的根本,堅持是看到希望的前提。很難說清具體的標準是什么,唯一能說清楚的是學歷最不成為我們東倉的標準。
【記者】獎杯是對一個設計師成績的肯定和獎勵,也是一種榮譽的象征,獲獎者都會視為心愛之物予以珍藏。這些年您在國內外大賽中獲了不少獎項,但據我所知,您常把獎牌或獎杯贈送于與您合作的客戶,對此,您是怎么想的?
【張星】榮譽是一種壓力也是動力,眼里有獎的人或手里有獎的人會覺得太重,輕裝好上路。今天我們的成就不能忘了曾經信任我們、“教育”我們并給予我們機會的人,而我們自己的榮譽永遠是下一個項目。
【記者】設計師用作品承載對社會美的奉獻,是美的傳播者,也是引導者,但更多的是一種社會責任,您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張星】對于美的東西,每人各有各的看法,我們能做的是盡責。在高尚化我們的專業或行業時,需要更多的反思。其實我們都還有很多的問題和不足,能夠很好地提升自我、完善自己就是社會責任。而是否明顯,僅在于一個人這樣做還是一群人在這樣做。
【記者】目前國內室內設計行業現狀如何?當前行業內讓你憂慮的現象是什么?
【張星】中國的室內設計行業發展之快出人意料,當然有好的一面也有劣的一面。在我看來需要用寬容的心態去看它,因為教訓和經驗是一樣重要的。樂觀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多一些鼓勵總比打擊要好。中國謙卑了幾千年,今天我們要學會說“我是最好的,你是棒的”。行業里很多人說張星很拽,于是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謙虛與驕傲到底誰更虛偽?讓我憂慮的是行業在某些方面的極端化。例如設計收費,每次活動總有人問:“您的設計費是多少?”我真希望有一天有人會這樣問:“您的設計費是怎么收的?成本有多高?”
當設計收費成為衡量專業的唯一指標時,是可怕的。它對行業責任感是否有幫助?值得思考。另外,它是否變異了很多人的價值觀?這也值得我們探討。
【記者】請您預測一下未來幾年室內設計的流行趨勢?
【張星】中國室內設計發展20多年的時間中,設計師不斷地學習西方的形式與技術等表現方法,到今天我們開始不滿足于單純的模仿,畢竟我們不是在西方教育、文化、歷史的背景下成長的,有太多文化的差異使得我們無法以深層去理解和演繹本就不屬于東方的脈絡。但又不可否認其技術及物料的先進性,所以在今天以至未來,中國的設計師將有效地利用國際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來創造空間中的硬件是無可厚非的,也必然在此基礎上加入東方特有的識別元素或心理情節。我非常看好中國室內設計的未來,泛東方文化成為世界主流是中國設計人的目標。【張星】首先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關注,就像提及未來趨勢時所說的那樣,我也在重新嘗試泛東方風格的設計。具體在做什么項目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盡力探索一種新的文化組成形式,或歷史元素的當代重現方式。07年希望自己有一些具象的成果,到時一定在媒體發布。重要的是可以給予他人經驗或是教訓。
【記者】最后,引用設計師們常說的一句話“設計改變人們的生活”,那么設計給您本人的生活又帶來了什么改變?設計對您具有怎樣的意義?
【張星】設計改變人們的生活,設計改變他人的生活,首先以改變自己開始。從思維來說設計簡單的只是職業,從行為來說做到職業化非常艱難。
設計是我的衣食父母。在學習年代,它提升了我們審美意識;在工作年代,它提高了我的生活品質;在未來,它讓我的人生具有了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