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人物 > 人物報道 > 正文
80后設計師 不向中庸妥協
來源:    時間:2012-03-06 16:03:20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

  這位面孔與哈利·波特頗為相像的80后設計師,以年輕的活力和無法被束縛的想象力讓業內驚訝。他說,他更希望自己是一個純粹的設計師,而非一個老板。

  在公司網站上的客戶里,多是楊毅斌為之提供過服務的大品牌,而這其中屬于汽車行業的客戶幾乎占了快一半的比例。

  直到現在,自言“并不喜歡設計”的小伙子卻與汽車展覽展示有著不解之緣。從2006年跨出校園從業至今,楊毅斌大大小小的汽車展覽展示設計接了很多。如果說世博會北京館讓他在設計界揚名,那么同樣在世博會期間為上汽通用展館所奉獻出來的天馬行空的智慧,則讓更多汽車界的人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和汽車有關的項目,我只關注大品牌。其實我推掉了很多汽車展覽展示項目,因為我希望用最好的理念和創意,為最好的汽車品牌做設計。”楊毅斌自信地說。

  今年3月開始的奧迪A8L品鑒會、已經竣工正在招商的北京天通苑新亞市汽車城里的世界名車體驗中心、即將上市的新邁騰B7的展示,都是出自于他的手筆。

  好想法慢慢賣

  楊毅斌從入行就與汽車展覽展示設計結下了緣分,但他經歷過挫折。楊毅斌化解挫折的方式是笑對失敗,甚至把自己關在家里,用更好的創意和設計重新開始。

  2006年,為了配合北京奧運會,他為一汽大眾設計了一個與產品相關的奧運主題公園的方案。這是他進入知名傳播公司東方仁德后接手的第一個項目,楊毅斌和另外一個同事劉毅全力以赴,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做出了方案,對他有知遇之恩的公司副總裁馬杰看過方案之后,半夜12點給他打來電話稱贊,而將設計方案發給甲方之后,也是一片贊揚之聲。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人叫好的方案,最后卻并沒有實施。這份“奧運主題公園”的方案之所以折戟,就是因為它的理念超越了那時的主流觀念,有些“不現實”,但楊毅斌卻認為“不現實不代表不好”,正是在這種堅信自己創意價值的基礎上,才有了之后得以成功實施的諸多項目。

  當時公司里一位曾任奧美加拿大總監的副總裁找來翻譯對楊毅斌說:你做東西很好,但你的想法現在不能實施,5年之后他們才會實施出來。“那個老外說的特別準,因為同樣是我的想法,五年之后可以變成世博會的北京館。路過世博會,很多人都會接受我的這些想法,比如一些主題性、概念性、演繹性的東西。”

  第一次失敗并沒有打擊楊毅斌的樂觀,反而讓他積累了更多與汽車展覽展示相關的經驗。在他看來“各個品牌的汽車都有它的奇怪”:就拿擺放方式來說,設計師認為這個方位好,但是在某個品牌上,它可能就是一個忌諱的點。因為不同品牌有不同的風格、定位、群體。比如有的日系運動汽車喜歡把車放在半空,有的豪華品牌喜歡把車擺得高高在上。

  有了這些經驗,楊毅斌在接手汽車展覽展示項目時,更加游刃有余,同時也更堅信自己的創意和價值。他在接受采訪時,指著筆記本里5年前奧運主題公園PPT里一匹擺放在茶歇區的機械馬雕塑,不無得意地問:“你在‘奧迪品鑒’里面看到過機械馬對吧?就是這匹‘馬’我賣了5年。我原來有一個好想法,就要堅持,慢慢去賣。我現在很多設計方案里面,有些細節也是我很早之前就想出來的東西,但是我一直要找一個最合適的機會去賣給合適的甲方。賣想法是很難的事情,有時候和設計費沒有關系,它是一個理想和尊嚴的問題。”

  中國設計師最需要的是尊嚴

  1939年,在主題為“明天的世界”紐約世博會上,通用汽車公司的“企業館”名為“Futurama”。進入“Futurama”,人們坐在裝有嵌入式個人聲音系統的可移動椅子上,能夠看到30年之后的美國城市情景:林立的摩天大樓與50萬間房屋,10萬棵綠樹為城鄉涂上綠色,5萬輛汽車奔馳在縱橫交錯的、立體的、暢通的7車道“超級高速公路”上,高速公路網通向四面八方,連接橋梁、農場、城市、森林與全美各地,車速可達每小時160公里。

  在楊毅斌眼中,這場只有黑白照片紀錄的展示是汽車展覽展示業的一個經典,其意義遠大于被人們津津樂道的2005年世博會上豐田公司的機器人表演,原因很簡單——通用公司準確地展示了這個行業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模式。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在距這場里程碑意義的展示71年后,通用公司在上海再一次對汽車業做了一次詩史般的展示:在造型獨特的“上汽通用館”里,游客身臨其境地通過一場光影藝術和游戲,感受著汽車產業未來的走向和2030年的汽車生活。在楊毅斌看來,設計分為幾個層面:第一個層面的設計是類似“米蘭周”的形式,它是真正展示設計本體的價值;第二層面的設計,對于汽車行業就是類似于主題演繹性的展示,它要體現一個企業或行業的靈魂;第三個層面則是類似奧迪A8L品鑒會這樣的展示,設計是一個配角,展車才是主角,它是要突出展品,而不是突出你的設計。

  2010年的“上汽通用館”正是楊毅斌所說的第二個層次的展示,“因為它不光是要做汽車本體,包括影片,未來2030年汽車的樣子,完全是施展想象力的事情。”所以當機會來臨時,楊毅斌抓住了這次機會。

  參與世博會的項目讓楊毅斌提升了很多信心,也無比投入。“世博會我做了3年,我人生最珍貴的3年,從27歲到30歲,我的精力及各方面都是狀態最好的3年。”

  3年之后,楊毅斌傾盡全力參與的“上汽通用館”收獲到了“最佳設計大獎”。“我很高興的是,有一次通用公司一個外籍老板看完這個主館方案之后,直接說了‘Perfect’。你讓老外說出Perfect這個詞是很難的,因為他們一般會說Good或Beautiful,然后肯定是But……,但這一次他就說了一個Perfect就不說什么了。”

  楊毅斌說,中國現在的汽車行業,所謂的頂級車都是國外品牌。即使是做展覽展示,外國廠商也根本不相信中國人能做好設計,也不需要中國人設計。在他們眼中,中國的設計師就是畫畫的,他們的制作都是原畫角色設定的,不需要你中國人有想象力、有設計師,只是需要中國批量生產。

  所以,在楊毅斌眼里,在世博會中沒中標是一個尊嚴問題,“對于設計師來說,其實我特別想要一個尊嚴。”

  好創意也需資金支持

  楊毅斌坦言,如果不是因為世博會北京館設計師的光環和“伯樂”馬杰的信任,他自己拿不到新奧迪A8L品鑒的項目。這個項目交到他的手頭上已經是去年的12月,給他只有短短2個月的時間。

  “按我世博會的經驗,兩個月的時間肯定能實施,但肯定很緊張,因為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它是一個建筑,不是吹出來的一個氣球,不像一般的活動就是找一個現成的場地,弄一下就完了。”楊毅斌說,“去年12月中旬定的這件事情,到2月28號品鑒會就必須開。我一個春節就沒怎么過,那些藝術品,比如智者、小孩、機械馬等等,全是我設計、制作的。這套雕塑和制作,就盯了一個春節。”

  3月,新奧迪A8L品鑒會正式在廣州拉開,廣州新電視塔下,楊毅斌設計的展示會所的燈光與高塔的霓虹遙相呼應。而在新車發布場地,以新車“大嘴”進氣口新車燈光為靈感的背景墻一下就像銳利的眼睛一樣抓住了人們的視線。會所里由阿拉伯數字“8”為本體變形而來的標示和圖案分布在各處,連會所航拍的圖片都是一個“8”,與新車的標示緊密呼應。前來采訪的各路媒體記者,對楊毅斌打造的雕塑也沒有吝惜快門,以人物造型出現的LED照明燈讓很多人感到新鮮。所有的細節,都與奧迪定下的“探索”主題嚴絲合縫。

  但絕大多數來到這個會所的人,都只會將這些感受歸統于奧迪對細節的追求,而非是設計師本人。“有很多設計師的心態不好,說我設計得那么好,但后來做的宣傳怎么會全說甲方而不提設計師呢?要知道設計師永遠是一位廚師,他不過是去給別人做一盤菜,或做一桌晚宴。請客的不是他,是買單的主人。”楊毅斌說。

  總結自己接手過的汽車展覽展示項目,楊毅斌直率地說,他自己更適合做高端車和高規格的展覽展示。以新奧迪A8L品鑒會的項目為例,品鑒會整體投資數千萬,光楊毅斌負責的部分,投資就有3000萬元。

  “因為我的思維方式一直在變,好的創意也需要有資金支撐。賣好幾百萬的車與賣10萬塊錢的車,投資的費用可能完全不一樣。我做一個項目開價很高,大品牌可能為了實現完美眼睛都不眨,但有些小品牌肯定不接受,他們只需要做一些文字、圖片、擺放就完了,可能只是4S店那些東西,他用不著你的東西,所以我的那些點子根本就賣不出去。”楊毅斌說。

  而對于近些年來在國內方興未艾、此起彼伏的車展,楊毅斌并不認為是一個體現設計師價值的舞臺:“車展從C級到A級,都不可能實現設計師的意圖。我做過幾次車展,真的不是我想像中那樣具有發揮余地,因為企業一般要求必須嚴格按他們的VI來鋪設展區,設計師很難往里加亮點。”

  不讓專業束縛想象力

  在目前已經完成的設計項目中,真正讓楊毅斌覺得將設計價值與實用價值相結合的,則是已經竣工的新亞市汽車城里的世界名車體驗中心。

  “設計的本質是批量生產、可實施,然后控制價格、促進購買欲,促進逐步消費。”楊毅斌闡述著他的設計追求,按照他的標準,“世界名車體驗中心”在創意上是獨樹一幟的,“是從來沒有過的東西。”

  世界名車體驗中心設計以“E=MC2”為主題,按照A級車展的標準進行汽車的銷售和展示,突出各國系品牌汽車的不同文化、血統和性能,強化汽車的靜態體驗和展示,通過多媒體展示和周到的服務凸顯汽車不同的性能特點,感受汽車文化。世界名車體驗中心不是簡單在視覺上的裝飾裝修,更多的是需要在功能上進行重新定位和使用方面進行重新布置,打造一個“永不落日的車展”。

  這座中心在外部設計上延續了楊毅斌2010世博會北京館的“變形”理念,整個建筑的正表面最大亮點是選用三面翻轉幕墻作為裝飾形式,“營造出了可以變化的、富有生命的、與眾不同的新感官展示形象”。三面翻轉幕墻可以根據自身設置好的材質,通過變化,展現出金屬鏡面、木紋機理和黑色烤漆三種截然不同風格或一致或組合的外觀效果。

  “我們考察整個建筑歷史和展覽展示歷史,建筑一般受客觀情況制約,比如體積、重量、材料、材質、顏色、結構、圖案等等。那么大的建筑,如何體現出新的亮點?我們經過思考,總結出了四個在建筑方面的不可行:變形、變體、飄浮、隱身。”楊毅斌說,“我現在就想嘗試在設計中解決這四個難題,我現在最大的特質是我和所有的設計師與眾不同。我和別的設計公司最大的區別是,別的設計公司一般被斃原因是他們做的沒有想象力,而我們的方案被斃是因為過于富有想象力。”

  而這次世界名車體驗中心的項目,也讓楊毅斌對于如何實現設計師自己的理念有了更多的想法,“因為這次是甲方直接來找到我溝通,至少能繞過我上面那層老板,直接拿我的方案面對客戶,把我認為好的東西給他看,甲方不滿意斃了不買單不給錢。”楊毅斌很喜歡這種合作的痛快,“而中國設計師面臨的情況大都是,只能與自己上一層的老板溝通,老板再與甲方的層層人士溝通,最后設計師只能去做符合這些中間層級的人需要的保守、中庸的方案,既實現不了自己的設計意圖,甲方的大老板也得不到真正的最好的設計。”

  雖然楊毅斌的設計生涯一直沒有離開汽車展覽展示,但他自己卻不會開車。他笑言:“我是惟一一個做汽車行業但又不會開車的設計師,因為這個缺點,我對汽車的深度理解不夠,但這又是個優點,我可以不受那些專業的東西束縛,將汽車的很多方面表達得深入淺出。”

關鍵詞: 設計師 楊毅斌
分享到:
[責任編輯:李二慶]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9 手機: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