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新的突破
2008年,李杰峰成為中國裝飾公司的領路人,給公司帶來了新的氣象。
李杰峰上任后,對公司的管理層進行了重新考核和聘任,打破了過去的干部終身制。加強公司干部員工的培訓,使員工的業務能力得到增強。更為重要的是,李杰峰帶來了更為求實、奮進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
李杰峰在公司的內部改革完成后,便著眼于向外拓展。李杰峰認為,裝飾行業是一個低附加值的行業,公司應該向高附加值的領域拓展。李杰峰了解到,一架小型的公務飛機,其裝修費用是600萬美元,而且須要去國外施工,工期不能保證。中國的航空業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中國已經制定了龐大的民用機研發和制造計劃。一般情況下,一架飛機的機齡是30年,平均10年左右就須要重新裝修一次。國家投資了500億元的資產生產大飛機。如果公司能做國產飛機的配套裝飾業務,將為中國裝飾公司開拓一片廣闊而美好的業務空間。
按照國際規定,任何涉及飛機的產品都須取得相關的認證,飛機裝飾也不例外,須要獲得國際FAA的認證。中國還沒有一家企業具有這樣的資質,所以中國的飛機須要不遠萬里到歐洲去裝飾。取得FAA認證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須要經過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但李杰峰堅持不懈地努力,最終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先與具有國際FAA認證資質的國際企業合資。外國企業也愿意借此機會在國內開展其業務,這樣的合作,可謂雙贏。
如今,中裝公司的飛機裝飾生產基地已經在天津濱海新區落戶。濱海新區聚集了很多大型的航空航天企業,中裝公司的飛機裝飾生產基地落戶于此,無疑具有近水樓臺之便,既節約了成本,又搶占了先機。
2010年12月15日,中國裝飾增資擴股,喜獲股改成功,更名為中國裝飾股份有限公司。
繼往開來,中裝公司將根據國家經濟形勢,準確把握企業發展方向和經營特色,不斷加大管理、經營創新力度,完善企業各項管理體系,憑借企業的品牌、質量、服務等優勢,在合作共贏的基礎上,以厚積薄發之勢致力企業、行業未來的健康穩步發展。
中國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大事記
1984年9月,中裝公司的前身中國室內成套用品總公司成立。
1986年12月,全國室內裝飾裝修展覽會召開。之后,完全使用國產室內用品的友誼賓館北工字樓的裝飾工程完工。
1990年,公司更名為中國室內裝飾成套用品總公司。
1992年,公司整合成為中國室內裝飾成套用品集團。
1997年,公司更名為中國裝飾(集團)公司。
1999年-2000年,一直隸屬于輕工業部(后為輕工總會)的中國裝飾(集團)公司與輕工業部(輕工總會)脫鉤,成為中國工藝美術(集團)公司下屬的二級公司。
2003年,當時企業的高管和員工共同出資1200余萬元,進行了股份制改造。
2007年底,中裝公司進行了二次改制。以李杰峰為首的中裝公司新管理團隊在公司內部進行改革,為公司的發展確定了全新的思路。
2009年10月28日,中裝公司與天津濱海新區航空產業園完成了土地轉讓合同的簽署。這標志著中裝公司投資和進軍航空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10年12月15日,中國裝飾股改成功,更名為中國裝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