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震宇公開表示,上半年必須完成兩家農村合作銀行股份制改革,“要把民資引進來,進行公司化治理,把機構下沉,開到中心鎮去。”由此可見,民營資本有望直接參與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股份制改造,但具體參股比例、股東資格仍在討論中。
與民間資金有限參與農村合作銀行股份改造相比,成立新型金融組織,是近幾年民間資本流入金融領域的主流渠道,例如發起設立或參股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組織,發起設立小額貸款公司。
張震宇稱,“未來將允許優質民營企業發起或者參與組建村鎮銀行。”這將打破過去由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主發起人的制度,董事長由發起行任命的形式。此外,張震宇亦透露另一個突破是,在小額貸款公司轉型村鎮銀行的規定中,國有資本、民間資本將享受同等待遇。
據《財經》記者了解,目前溫州市更傾向于先通過小額貸款公司轉為村鎮銀行的方式,實現民間資金的金融準入。2012年,溫州市轉為村鎮銀行的小額貸款公司有望達到三家到五家。
村鎮銀行是由銀監會于2006年底推出的新興金融機構,目的在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準入,要求股東至少有一家為持股比例不低于20%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且主要發起人為出資額最多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而小額貸款公司是由中國人民銀行推行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由自然人、企業法人與其他社會組織投資設立,不吸收公眾存款,是經營小額貸款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兩者設立標準有較大差異。在制度設計初期,銀監會提出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可轉制為村鎮銀行,但銀監會牢牢把握村鎮銀行的審批權。
“村鎮銀行合法化三年來,還沒有一家小額貸款公司成功轉制為村鎮銀行。”巴曙松表示,“轉機取決于落實。”究其原因,以銀行類金融機構為發起人的苛刻條件,堵死了小貸公司轉制的大門。
根據人民銀行統計,截至2011年12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4282家,貸款余額3915億元,全年累計新增貸款1935億元。在溫州,截至目前,已成立27家小額貸款公司,預計今年底達到65家左右,小額貸款公司發展良莠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