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這座資本之城,以民營經濟揚名海內外,又被國人貼以“炒”字大旗。其中涌動的巨量資本,始終活躍在房地產、煤礦、金融衍生品等投資領域。
資本逐利天性成了這座城市的氣質。金融危機后,在4萬億刺激政策的催化下,溫州資本的投資荷爾蒙更顯高漲。經歷了樓市的系列調控,煤炭礦業投資壁壘高筑,股市震蕩下行……資本獲利通途遭堵,大量溫州資本逐步向借貸領域涌入,又催化出“全城借貸“的生態。
今年來,在從緊的宏觀背景下,當地民間借貸利率屢屢“破位”——“高利貸”顯示出狼性一面。
不過,隨著鏈條的收緊,借貸高利亦陷入危境,泡泡開始爆破——滄桑在民間,然,吹泡泡者誰?
億元“票主”失蹤
溫州市龍灣區永強轄區內的百樂家電,是近期“爆破”的又一個肥皂泡。8月底,百樂家電老板娘鄭珠菊一家,突然“失蹤”。
“他們一家子就躲在龍灣區濱海大酒店里,有好幾個保鏢守著。”被收走100多萬元銀行承兌匯票卻沒收回現金的老楊媳婦,搶著說。
據稱,9月2日,幾名債權人代表還在這個酒店里跟鄭珠菊有過一輪談判,但無果。之后,鄭就避而不見了。為了掌握鄭珠菊一家行蹤,有人在酒店外駐守,并偷偷跟蹤鄭珠菊等人,見他們的車子繞著酒店轉了四圈,最終進了這家酒店。“肯定還住那的。”“跟蹤”的人說。
此前,鄭珠菊被傳攜款“潛逃”。
有知情人士透露,鄭珠菊等人被稱是“非法經營”,已經被“公安網”追緝了。但是,記者電話向溫州公安局龍灣分局的一名警官了解,稱此事處于保密之中,詳情不愿透露。
鄭珠菊是通過銀行承兌匯票“斂財”的。
一份債權人提供的控告書上顯示,“被告人”總共7人,“都是鄭珠菊一家人,兒子、女兒、兒媳婦。他們全家都在以幫人兌換銀行承兌匯票集資,兒子在上海開有一家擔保公司。”
控告信顯示,鄭珠菊等人系個體經營戶,之前對外宣稱,他們因業務經營需要,需要大量承兌匯票支付貨款。
其操作的方式為,鄭珠菊等人對外收取銀行承兌匯票,承諾45天內兌換成現金。在這個期限內,兌付的現金雙方不收付任何利息及相關費用。一般有此需求的客戶想減少融資成本及縮短票據的貼現周期,也樂于將承兌匯票送往百樂電器行讓鄭珠菊等人代為辦理。
債主老楊稱,鄭珠菊之前陸續以這種模式代為貼現過兩次,建立了一定信用基礎,于是7月份將150萬的承兌匯票交予她,當時只打了一張字條。沒想到原本承諾45天貼現,過了時限人竟然“失蹤”了。
鄭涉及的債權人名單共有300多人,相關銀行承兌匯票登記總額超過億元。這批人要求公安機關在追究鄭珠菊等人涉嫌“非法經營罪”的同時,再追加“涉嫌詐騙罪”。
鄭珠菊是依靠銀行承兌匯票融資。“這其實是一種無奈之舉,在民間無法獲得借貸融資的前提下,承兌匯票是一種選擇。”另一債主楊先生表示,之前鄭珠菊很講信用,到期就按時打現錢過來。但今年8月份開始,就開始要求拖欠幾天,后來8月29號全家“失蹤”了。目前,還有257萬元的票據沒有給錢。
另一受害者老湯(化名)也表示:“鄭珠菊態度很好,口碑也不錯,我們也才會相信,就放心把錢給了她。從去年年底開始,鄭就會拖欠或者要求寬限,今年8月份就回避,月底去找的時候已經找不到人了。一打聽才知道,鄭珠菊賣家電的多家店面全部都是9月2號就到期了。”
的確。9月2日,鄭珠菊的百樂家電關門了。一眾債權人相互了解才發現,單單自8月初以來,鄭珠菊就收了價值超億元的銀行承兌匯票。
多位受害者證實,鄭珠菊的大兒子在上海合作開有擔保公司,進行放貸業務。鄭珠菊的二兒子范超在經營房地產。而鄭珠菊本人開始的確是做家電經營,近幾年開始炒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