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四川的水暖工老王自過完春節回到北京后,除了“兩會”之前去一個工地干了十幾天,一直都沒有找到干活的地方。
年后房租又漲了100元,菜價也沒落下來,面對北京呼呼地往上躥的生活成本,一個多月沒有收入的老王非常著急地想找一份工作。可是,包工頭告訴他,今年北京的活兒不多,尤其是高工資的活更是難找。這種情況在過去幾年中老王還是第一次遇到。
老王的感受與當前全國整體的就業形勢相吻合。中國就業研究所最新發布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CIER)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受到去產能政策的影響,傳統制造業用工需求明顯下降,今年第一季度CIER指數繼續保持了自2015年初以來的下跌態勢,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相關的政府部門也了解到,經濟下行的壓力正在向就業端傳導,目前就業與失業率都在可控范圍內,但2、3月份調查失業率呈現逐步上升趨勢,具體表現為農業戶籍人口的失業率上升,以及短期失業人員比重較大,其中,去產能行業用工減少是一個重要因素。
就業市場壓力增大
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CIER)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聯合推出,通過不同行業、城市職位供需指標的動態變化,來反映就業市場上職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例的變化,從而起到監測中國就業市場景氣程度以及就業信心的作用。
2016年第一季度的《報告》顯示,從2015年第一季度以來,我國就業市場整體的就業形勢出現趨冷跡象,景氣指數持續下跌。其中,2015年第四季度受到招聘旺季的影響,CIER指數小幅回升至2.09;此后2016年第一季度CIER指數掉頭向下,降至1.71,與去年同期相比,降幅明顯。
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我國將“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補”政策作為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其中重工業的“去產能”放在首位。產能過剩使得傳統行業的利潤急劇下降,進而波及就業市場。
從智聯招聘大數據來看,2016年第一季度全站在線需求同比增長僅4%,遠低于去年同期19%的增長率。
調查失業率上升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22日在人社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1~3月城鎮新增就業人員是318萬,完成了全年任務的32%,一季度末的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4.04%,同比和環比都下降了0.01個百分點。
雖然登記失業率出現了些許下降,但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調查失業率卻出現了明顯攀升。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稍早前表示,今年3月份調查失業率比2月份略有提高,在5.2%左右區間內小幅波動,總體比較穩定。
這表明,調查失業率在去年第四季度經歷短暫回落之后,今年第一季度繼續向上攀升。2015年大城市調查失業率為5.1%;今年1月份,我國調查失業率統計范圍擴大為全國所有地級市后,調查失業率數據為4.99%。
調查失業率與登記失業率最大的區別在于,即使不參與登記,失業人員也會被納入統計指標;城鎮調查失業率不僅涵蓋了城鎮常住人口,也包括居住了6個月以上的農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