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批復發改委《關于2016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意見》提出,持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改革完善“三去一降一補”的體制機制。
《意見》要求,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繼續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開展“證照分離”試點,改進和規范審批行為,清理規范中介服務,推廣網上并聯審批等新模式。制定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基本流程、標準指引及規范辦法。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權力和責任清單,開展國務院部門權責清單編制試點。對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經營服務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國家職業資格,實行目錄清單管理。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事項的落實和銜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健全縱橫聯動協同監管機制,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研究制定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精簡投資審批,創新投資管理方式和投融資機制。修改和廢止有礙發展的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
《意見》提出,健全有利于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的體制機制。制定并實施推動產業重組、處置“僵尸企業”的方案,優化存量、引導增量、主動減量,完善企業退出機制。推進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口逐步納入公租房供給范圍,住房保障實行實物保障與貨幣補貼并舉,有條件的地區逐步轉向以租賃補貼為主,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研究鼓勵住房租賃經營企業發展的配套政策,促進房地產去庫存。完善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預算管理、風險預警和監督考核制度,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內適當增加財政實 力強、債務風險較低的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改進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辦法,推動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改制。支持開展基礎設施資產證券化試點。
《意見》指出,強化降成本、補短板的制度保障。進一步正稅清費,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將18 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免征范圍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推進流通體制改革,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健全質量安全標準和追溯體系,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健全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加快推進食品、工業消費品等品質提升和供給創新。創新補短板投入機制,保持政府投入力度,完善政銀企社合作對接機制,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創新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收益和分配機制,制定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管理辦法,激發市場主體投資活力,推進社會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建設運營,形成多元化、市場化、可持續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入機制和運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