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營改增后投標報價的應對措施
施工企業市場經營部門應對業主身份梳理和業主信息管理,建立增值稅測算模型,調整工程概預算,確定談判價格區間,根據不同類型業主制定不同的定價原則和談判策略,與法律部門修訂承包合同模板,并負責修訂經營開發相關管理制度。
投標報價
做好新項目投標的成本測算、報價、合同簽訂等方面的管控和應對。“營改增”實施后,業主招投標的規則將發生相應變化,企業的經營思維、經營模式需要按增值稅下報價。施工企業要組織對現有的施工項目進行詳細梳理,統計整理項目類型、行業性質、業主身份、完工情況、驗工結算、資金撥付、供應商身份等項目信息,掌握施工許可證及施工合同簽訂情況,摸清業主對增值稅發票的傾向性要求。
一要充分考慮企業資質、投標模式等標前稅收籌劃工作,合理使用企業資質,采取最優的投標模式,優化投標組合;
二要盡量規避甲供工程項目模式,防止企業勞務化;
三要建立新項目報價測算模型,確定投標報價方案。
企業應跟蹤研究住建部和有關部委即將出臺的計價調整辦法,擬定企業的工程造價、市場報價體系和策略,積極適應含稅價模式的調整變化,與市場規則緊密對接。營改增后一段時期內沒有相關的定額,企業應根據一些企業模擬后的測算成果進行報價,測算進項稅的比例,計算不含稅造價,估算應交增值稅金額,測算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建筑業營改增建設工程計價依據調整準備工作的通知》,工程造價=稅前工程造價×(1+11%)。其中,11%為建筑業征增值稅稅率,稅前工程造價為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企業管理費、利潤和規費之和,各費用項目均以不包含增值稅可抵扣進項稅額的價格計算,相應計價依據按上述方法調整。
管理好資質
施工單位應對現有的資質管理辦法進行認真梳理,結合“營改增”后對企業資質管理產生的影響,修改完善資質管理辦法。盡可能減少集團內資質共享,企業應盡量使用自己的資質投標,同時限制將自己的資質共享給其他單位,嚴禁企業向無資質(個人)、系統外部掛靠單位出借資質;嚴禁將工程項目提點大包或非法轉包。
做好合同談判
一是加強合同談判,制定不同的談判策略。施工單位應針對不同類型的業主制定不同的價格談判策略,爭取最大程度將增值稅稅負轉移給業主。最大限度消除“甲供材”不利影響。在投標階段,企業經營部門應積極與建設單位溝通協商,并做好各種解釋工作,改“甲供材”為“甲控材”,或者盡量降低“甲供材”比例,最大限度降低“營改增”后由于“甲供材”問題對企業所帶來的營業規模急劇下降等不利影響。
二是注重審核合同,防止造價風險。首先是合同總價格,應分為不含稅造價,稅金和含稅造價;第二是變更索賠補差中要除造價外還要計算銷項稅,老項目要按3%,新項目按11%;
第三業主計價時按計價金額開發票,還是按扣除質保金后的金額開發票,若按計工時金額開發票,會造成未收到款企業墊付扣質保金對應的銷進稅,如計價100萬元,扣5%質保金5萬元,實際收到現金95萬元,若按100萬元開發票,企業按100萬元計算銷項稅11萬元,企業要墊付銷項稅(11-10.45)0.55萬元,若按 95萬元開發票,企業按95萬元計算銷項稅只有10.45萬元;
第四獎勵款,合同一般約定由于企業提前竣工或工程質量優良等,業主給施工企業一定的獎勵,獎勵款應理解為含稅價;第五合同中要約定業主給施工企業有預付款時應明確開發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