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諸多“大日子”引人關注,十九大的召開備受期待,中國將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更是與建筑業發展息息相關。這一年,中國建筑業改革、轉型、發展的主基調不會改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目標不會改變。然而建筑行業該如何跟隨政策方針,探尋發展機遇?建筑企業又能否撥開迷霧,探清發展方向?
裝配式建筑將勢不可擋
2016年,對于建筑業工業化發展來說可謂是不平凡的一年。裝配式建筑作為行業邁向工業化的一大轉折,是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也因此不斷迎來政策東風,國家層面及全國各地均設定了裝配式建筑的相關發展目標,出臺相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去年初,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建設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建筑產業化發展綱要》中指出,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20%;到2025年,比例達到50%以上。隨后,裝配式建筑項目在各地如雨后春筍般開建。2017年元旦一過,不少省市緊接出臺與裝配式建筑相關的政策。裝配式建筑在近幾年可能迎來大爆發,施工企業應抓住市場機遇,結合自身情況選擇盡早進入并打開市場。
受益“一帶一路”
國際工程孕育新機
自提出“一帶一路”倡議 3年多來,已經有 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 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達到 500多億美元,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開花,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隨著國內總體投資增速放緩,拓展國外市場成為建筑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一帶一路”政策正好為企業走出國門提供了發展機遇。
去年1—10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新簽合同額1655.2億美元,同比增長11.1%;企業在“一帶一路”的61個國家新簽合同額843.9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1%。
今年“一帶一路”政策的紅利將進一步顯現。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辦,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中國建筑企業應把握此次機遇,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