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每一段歷史都有不可復制的獨特性,但與所有的歷史段落相比,1979年-2010年的中國,都更富有傳奇色彩。短短的30年間,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7%以上,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了近100倍,城鄉居民儲蓄增長了700多倍,一個十年動蕩、百廢待興的國家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民眾生存與發展的要求更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滿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在變成現實。30年改革開放,改變了古老的中國,也改變了13億中國人的命運。
歷史是過去與現在之間永無止境的對話。只有客觀地認識過去,才能清晰地理解現在,才能準確地把握未來。建筑裝飾,作為一個資源永續、業態常青的行業,沒有既定的模式可循。從歷史起伏跌宕的軌跡中探尋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正是《三十而立》的編纂宗旨。
中華建筑報社總編鄧千,副總編朱時均帶領報社數位青年記者,工作之余,歷時兩年,搜集材料,全國采訪,編撰出這部《三十而立》。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報社團隊的探索和努力,填補了中國建筑裝飾發展史的空白。
導讀:我國的建筑裝飾行業起步于80年代,旅游業的迅猛發展,直接推動了建筑裝飾業的形成與發展。北京建國飯店和其他5座利用僑資外資建造的旅游飯店,帶動了一系列建筑裝飾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今已到而立之年的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究竟走過了怎樣的一段崢嶸歲月?中國的第一批裝飾精品怎樣誕生?在此我們為您一一解答。
1978年9月,中央召開的城市住宅建設會議傳達了鄧小平的一次重要談話,大體精神是:解決住房問題能不能路子寬些,譬如允許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從此,住房制度改革在各地逐步展開。只有當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有私人住房后,家居裝飾裝修才在中國大地流行開來。1979年,在一個相對高級的領域,建筑裝飾行業站在了起跑線上,這就是以北京建國飯店、廣州白天鵝飯店為代表的首批中外合資涉外飯店的興建......詳細
1986年12月,國家經委、輕工業部首次在北京展覽館聯合舉辦規模宏大的"全國室內裝修裝飾展覽會",主要是想"看看國內到底是個什么水平"。于是由各地方經委牽頭組團參展,以裝飾工程配套為重點,展出了大量樣板間和裝飾材料與用品。其后,中國室內成套用品總公司完全使用國產室內用品,在友誼賓館北工字樓做一個示范工程。一個展會,一個示范工程,對剛剛興起的中國室內裝飾業產生了重大影響......詳細
1988年開始,因國家采取治理整頓方針,壓縮基建,緊縮銀根,裝飾行業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又出現了政治風波,這是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經受的國內政治層面的重大考驗;經濟調整、政治風波之后的西方制裁、蘇東劇變導致的國際變局,使中國整體經濟在一個特定的時刻陷入低谷,經濟發展變緩;直到1991年后,國家完成了治理整頓的任務,恢復了基本建設,裝飾行業的發展又開始駛上快車道......詳細
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后,國務院修改和廢止了400多份約束經商的文件,原來從事工商業的企業家們獲得了更加廣闊的舞臺;大批官員和知識分子"下海",市場經濟多了很多新生力量;這多種力量的增多同樣也表現在建筑裝飾企業上。這個時期,中國經濟的明星區域是長三角,上海浦東的開發帶動了整個長三角的經濟發展,該地區的建筑裝飾公司猶如雨后春筍般地大規模涌現出來,進入了一個黃金發展時期...... 詳細
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與房地產業的啟動,作為產業鏈中極為重要的環節,這個時期國內的建筑裝飾業發展得尤為迅速。這一時期的市場廣闊競爭不激烈,被一些業界資深人士和研究者譽為黃金時期,在全國各地都在搞建設的情況下,很多甲方發愁的是找不到可信賴而又有能力的施工隊伍。深圳很多裝飾公司的項目經理北上尋找市場,往往能很快開拓出一片天地。一些業界優秀人物脫穎而出,獲得人生的第一桶金......詳細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為建筑裝飾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很多的建筑裝飾企業成功改制以后,借助國內宏觀經濟形勢良好的東風,尤其是房地產的火熱之勢,風正帆懸,潮平海闊,產值以每年30%以上的加速度增長。在更遠的未來,由于中國城市化進程將長期進行,人民生活水平將不斷提高,建筑裝飾行業將有更大的發展。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馬挺貴談到行業的未來的時候,非常豪邁:"這個行業前景廣闊,30年不衰"......詳細
導讀:在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發展史這幅壯麗畫卷中,"人"是最剛毅的線條、最濃重的色彩。正是一批具有人格魅力、業務素質過硬、埋頭苦干的企業家的努力和奉獻,才推動了行業快速發展。《三十而立》以深情的筆觸,記錄他們的激動與彷徨、辛酸與歡笑,為杰出的中國建筑裝飾企業家樹碑立傳。
開在心海里的藍蓮花"人的命運是不同的,我確實與佛有緣。"對于篤信佛教,北京弘高建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寧毫不諱言。詳細
苦樂的智慧在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的舞臺上,一直活躍著這樣一位企業家:他的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同樣豐富,務實精神和務虛精神結合完美。他便是張朝煊。 詳細
締造亞廈傳奇中國建筑裝飾百強企業絕大部分出身于名城,只有亞廈裝飾這個一直雄踞百強榜前三名的企業,總部卻在浙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詳細
負重任 汗馬絕塵愛因斯坦曾說,一個人所期望的,不過是全力以赴獻身于一種美好事業。浙江亞廈裝飾總經理丁海富幸運地找到了他愿意全力以赴獻身的事業。詳細
靜水流深 厚德載物靜水流深,一個平常極為少用的成語,極富內涵。試想靜水下的另一個世界,不知有多少的勁流在涌動,潛力很大。靜水流深是一種修養,一種氣度。詳細
導讀: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建筑裝飾企業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路走來,真實地反映出了改革開放所激發出的巨大活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歷經千錘百煉,一批優秀的建筑裝飾企業因其獨具特色的專業優勢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發展的中流砥柱。
深圳市深裝總裝飾工程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李民曾經說過充滿憂患意識的話:"美國總統選舉是4年一次,而客戶、伙伴、朋友們對我們的信任投票卻無時無刻不在進行中。"鄭李民的一句話,道出了深裝總這個優秀企業的成功秘訣 詳細
李蘇華曾帶領他的公司在艱難的改制中崛起,在業界普遍為多元化所誘惑時,他決然實施專業化,增強公司的專業能力。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肆虐全球時,國內的裝飾企業紛紛采取守勢"御冬"時,美芝又一次逆勢而動。 詳細
1984年是中國企業史上偉大的一年,萬科老板王石正在倒賣玉米和"外匯留成",柳傳志剛成立的計算機公司還沒有一臺電腦。中國裝飾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也在這一年成立,當時的中國建筑裝飾業幾乎是一張白紙。 詳細
1985年5月,在一個50平方米的住宅中,憑著借來的5000元啟動資金,深圳市晶宮設計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成立。5年后,這個公司的工程業績突破了1億元。如今,晶宮裝飾已擁有近2000平方米的現代化辦公場所,辦公條件具國際先進水平。詳細
上世紀80年代,電視連續劇《霍元甲》的粵語主題曲紅遍華人世界。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無人不知"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深圳市三防指揮部的人們不但愛聽這首曲,而且還多了一份"水滔滔"的切身感受和真實感動。 詳細
上海藍天房屋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業從事地鐵、機場、銀行、賓館以及國家重大工程的裝飾施工企業,其中尤以機場航站樓的裝飾裝修工程享有較高聲譽,在業內有"藍天鐵軍"、"機場專業戶"的稱號。 詳細
導讀:歷史是過去與現在之間永無止境的對話。只有客觀地認識過去,才能清晰地理解現在,才能準確地把握未來。建筑裝飾,作為一個資源永續、業態常青的行業,沒有既定的模式可循。從歷史起伏跌宕的軌跡中探尋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正是《三十而立》的編纂宗旨。
俄國學者彼得·阿歷克塞維奇·克魯泡特金(1842~1921年)的《互助論》中這樣描述歐洲早期船員行會:所有船上的人,窮人和富人,船主和船員,以及船長和水手,在他們的相互關系上都承認彼此是平等的,是為了共同的事業而聯合起來的;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就是為了"建筑裝飾"這個共同的事業而產生的,他與他的成員企業們懷著同一個夢想,"坐在一張桌子上分享同樣的食物"。詳細
家裝行業相對于公裝和幕墻行業來說,是一個市場化程度最高而集中度最低的行業。關于家裝行業,人們要說的話最多,媒體的關注度最高,產值比例也最大。在各種爭議之中,在各種規范中,家裝行業依然像個固執的孩子,按照自己的選擇成長著。詳細
上世紀80年代末期,我國開始了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住房逐漸成為中國人的個人資產,家庭住宅裝修也成為人們消費生活的重要部分。當時還沒有住宅裝修的概念,簡單的墻面刷白加地面油漆就很滿足了。到了上世紀90年代,住宅成為個人財產后,居民對裝修的差異化需求提升,簡單裝修不能滿足需求,于是住宅精裝修模式應運而生。詳細
導讀:古人以三十年為一世。一世意味著一代人事情曲的更替。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已步入而立之年,過去的三十年,企業興替,豪杰潛躍,更產生了一個個令人折服的建筑,在此,我們梳理那些優秀的設計,從圖片的中追憶裝飾設計的模式變遷。
書 名:三十而立----中國建筑裝飾產業發展史略
價 格:¥86.00
出版發行: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聯 系 人:章海霞
地 址:北京市南四環西路128號院諾德中心3號樓1508-1510
010-6370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