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有資質的建筑企業8萬多家,從業人員5000余萬,其中4000多萬是建筑勞務人員。實行勞務實名制管理對促進建筑業科學發展,規范建筑施工企業、用工企業行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意義重大。
5月26日,“全國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臺”試點啟動會在濟南舉行。
據住建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將記錄工人的個人履歷、技能情況、考勤信息、工資信息、用工信息、個人信用等基本信息。該平臺的正式推進是形成實名制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對國辦一號文件、部文件的貫徹落實,是規范行業管理、推動行業進步的又一重大變革。平臺是由政府發起,協會、企業、銀行共同組織建設的,其核心是以互聯網+的思維,實現勞務實名制管理。
勞務用工走向職業化
“全國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臺”是建筑勞務用工管理的基礎數據平臺。實名制管理的這些流程都會在“全國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臺”上有所體現。建筑勞務工人的從業經歷都可以在平臺上進行查詢。
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施工監管處調研員林樂彬說,實施建筑勞務用工實名制管理意義重大。
一是記錄從業人員的工資信息、用工信息等基本情況,有利于維護從業人員和建筑施工企業的雙方合法權益,減少拖欠工資行為的發生。
二是合理促進企業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落實企業用工組織責任,有利于提升建筑業行業的整體形象。
三是有利于行業主管部門收集準確的從業人員數據信息,摸清行業主體用工情況,為宏觀政策的制訂提供決策依據和數據支持。
試點先行 全面推開
試點啟動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建筑業協會、中建總公司、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濟南市建委、濟南高新區管委會、中建八局及八局一公司的有關領導共同按亮啟動裝置,宣告全國建筑工人管理平臺在中建八局濟南地區項目正式上線試點。
全國建筑工人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不僅需要軟件服務,也需要政策支撐。下一步,建筑市場監管司將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加快制訂建筑用工實名制管理辦法,對平臺建設提供政策支持。
二是盡快制訂出臺信息平臺管理辦法和全國統一的建筑工人信息數據標準,對平臺管理和數據互聯共享打下基礎。
三是通過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為平臺的全面推開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