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愧疚與欣慰
事實上,在承擔籃球館工程的同時,林力承擔的國家大劇院裝飾施工還在進行當中,擔任這兩個重點工程的項目經理,林力肩上的擔子已是十分繁重了,但就在此時公司承接的首都機場專機樓公務機樓裝飾工程需要她前去協調。因為她曾經擔任過1號、2號航站樓裝飾工程的項目經理,業主就認她。為此她義不容辭,每天要在國家大劇院、五棵松體育館、首都機場三個工地往返奔波,付出的辛勞可想而知。
“三個工程同時做,確實需要周密計劃,科學組織。大劇院項目部配合時間長,班底較好,基本上不是大的事情就不需要我前去解決,牽扯的精力相對少些;專機樓因為業主的信任,溝通也方便,所以精力基本上能顧得過來。只是四五月份那兩個月,工程交叉比較嚴重,那段時間天每都要將北京城東西南北走一圈,白天在五棵松,別人下班時我卻要趕往機場上班。”
對林力來說,工作上的辛苦算不了什么,最讓她心里感到愧疚的是家人們,尤其是她的女兒。
“以前晚上回去再晚也還有時間看看她的功課,了解她的狀況,自從同時負責三個工程之后,就異常的忙,不論從精力上,還是從時間上,都顧不上她了,晚上回到家里,女兒早已進入夢鄉,對女兒的愧疚是最多的。”
因為工作繁忙,林力對家里的照顧比較少,好在和父母一塊住,老人替她分擔了不少家務。“我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更少不了自己先生的理解,孩子的理解,包括父母的理解。”最讓林力欣慰的是她的工作業績成為家人的驕傲。“做了這些大的工程,每次回想起來都很高興,不光自己,也包括自己的家人、孩子。”
雖然這個職業讓林力付出了很多,但她從不后悔選擇了這個職業,最大的理由就是她和家人看到自己的付出變成了社會所需要的成果,個人的價值也隨之得到升華。
2007年,林力成為北京城建集團“三八”紅旗手,隨后又榮獲城建集團奧運工程建設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這樣的榮譽是對她忘我付出的褒獎,也成為家人自豪的另一個理由。
七、“公司給了我很多機會,我自己對機會把握得也不錯。”
林力這樣忘我的工作,源于她對裝飾事業的熱愛和對創造經典的追求。
她初次擔任項目經理的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改造精裝修工程獲得了“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在這之后,林力又承擔了同樣獲得這個獎的首都機場1號航樓改造精裝修工程和正在申報“魯班獎”的國家大劇院內裝工程和籃球館工程等很多重要的工程任務。當問她為什么可以在短短十年內做出這樣的成就時,她回答說:“公司給了我很多機會,我自己對機會把握得也不錯。”
1996年,在首鋼工作近十年后,工民建專業出身的林力有了一個機會到北京城建集團工作。
“當時我就想到港源,家人也覺得女孩子做裝飾可能會有意思些,港源在整個城建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好的公司之一。”初到港源的林力變換過很多崗位:行政、勞資、貫標,然后從工程部副經理到技術部經理,兩年間,林力在公司的步子走得很踏實。
“初來港源的時候,我對自己的未來定位也沒有譜,是公司領導給我指出了方向。記得還在我坐辦公室的時候,王波董事長和我聊過一些想法,幫我確定了自己在公司的發展方向。”1998年,林力獲得了獨立做工程的機會,她沒有辜負這個機會,“在做的過程中少不了領導的支持和指點,碰到問題就及時跟領導溝通、匯報,領導給予的點評和指導對我的幫助是很大的。”
林力覺得自己命好,開始做的就是大型公建,“相對民建,無論是裝飾材料還是施工工藝,從各方面來說公建都更為復雜,這使我能接觸很多新東西,積累的東西越來越多。”
機會總是降臨到有準備的頭腦,林力參加工作后一直從事施工管理,技術、預算、計劃、統計,與施工有關的基礎管理工作崗位都走了一遍,有了這個良好的基礎,加上她一向做事細致認真,學習能力很強,又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在出色完成一個個重要工程之后,她成為港源公司響當當的技術型項目經理、城建總承包部認可的和放心的優秀管理人才,服務過的業主一提起港源就能想起的人。
2008年1月10日9點,北京奧林匹克籃球館竣工儀式正式舉行,那一刻,林力百感交集:“沒有過程的付出,就沒有收獲的快樂,奧運是中國人的一件大事,自己能夠參與其中應該說是很榮幸的事,雖然參與過程非常艱苦,但自己一直覺得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