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工藝:迪士尼更懂大自然的饋贈
從大自然中獲得生活工作的靈感,一向被視作中國傳統國學的長項。但是在施工中,迪士尼的技師們更懂其中的精髓。
在對景觀的雕刻上,國內施工基本全靠雕刻師傅使用鏟子、泥摸、刷子來完成。但迪士尼的雕刻師更強調“用自然手法模擬自然”。比如做一塊被水長時間沖刷的巖石,他們就拿著水槍,模擬水勢頭去沖擊巖石。再比如做一塊風吹造就的蘑菇巖,他們會模擬荒漠中風卷著沙礫吹襲巖石的動作,在用水泥做好的雛形上,不斷甩沙子,還原真實場景。
▲用水泥雕刻的木頭效果
迪士尼公司不僅對施工工藝有著極高的標準,同時施工工藝也是多樣化的,如結構間隙土施工、土工泡沫施工、大樹通氣管安裝等。
▲結構間隙土回填完成實景圖
土工泡沫施工主要運用于土堆高坡的搭建,以及隔離墻側面的土堆搭建。EPS材料因質地較輕,易于施工建設,成本比土更低,經濟實用;此外,還能夠達到相應的抗壓能力。結構間隙土與大樹通氣管皆為苗木種植的配套施工,前者不僅保證結構的支撐作用,還保證了樹木根系的生長空間;而后者更是起到排水通氣的作用,提高苗木成活率。這些施工工藝的運用都進一步優化了施工過程,并更有利于苗木的生長。
▲結構間隙土安裝后效果
六、匠心:做景觀前,先要還原出每塊石頭的歷史故事、年代環境
對于主題樂園而言,模擬景觀是一項重要工程。諸如一些假山、做舊棧道等在國內也都習以為常。但迪士尼在景觀上又有著自己不同的要求。
在迪士尼的景觀中,每塊石頭、每根木頭都有其故事性,施工人員必須要深刻領悟那個時代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并按照歷史事件的生產方式、材料使用的時間長短,去還原現場。比如加勒比海盜的板塊,即便按照國內最講究的做法,也就是在做出來船體、海岸、棧道、柱子等被海水浸泡以及風雨腐蝕的效果。但迪士尼的要求是:加勒比海盜故事發生在1730年左右,他們使用的船是用了十年,那么就需要了解到,使用了十年的船體經過海水浸泡是什么樣子?船上的東西被海風吹了十年會是什么效果,木頭會產生什么樣的紋理?
更甚者,對于碼頭的柱子和棧道,面向海水的一面被沖擊會是什么樣,背向海水的木頭會是什么樣?柱子被重物壓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岸邊的石頭會長有青苔和貝殼,也要按照加勒比海水的鹽度和潮汐規律去推測效果。
甚至于,迪士尼創始人華特·迪士尼1952年就設立了一個部門,叫做“幻想工程部”。上海迪士尼的合同簽好之后,就將選拔的150位幻想工程師帶到加州、弗羅里達、香港的樂園,讓他們與當地的藝術家、設計師和技術人員一起工作。這些幻想工程師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領域,他們的工作就是“幻想”,比如:“我們非常想重新呈現我們在加勒比地區看到的一種特殊的紅藍磚,所以我們就特地找到一位在這邊的一個陶瓷專家,他整整花了一年的時間才達到我們這個要求。”
對此,劉德科評論說:“王健林大概也無法理解,這世上還有一種職業叫做‘幻想工程師’。錢和時間,恐怕都是王健林最不喜歡隨意消耗的東西。難怪,迪士尼樂園60年才開了6座,而王健林卻說他可以在5年內開出15-20座萬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