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第六座、中國大陸首座迪士尼樂園,上海迪士尼于近日正式開園迎客。目前,園內有兩大酒店的預訂十分火爆,整個6月份已經沒有空房。雖然上海迪士尼人氣爆棚,但記者梳理發現,全球十大主題公園中,中國本土公園占據了四席,但是與迪士尼這樣靠衍生品盈利的方式相比,中國的樂園還停留在單純的賣門票階段。專家表示,中國的樂園應該改變這種現狀,主題鮮明,提高盈利水平。
運營
國內七成主題公園虧損
前瞻產業研究院此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當前中國70%主題公園處于虧損狀態,20%持平,只有10%實現盈利,約有1500億元資金套牢在主題公園投資之中。根本原因在于主題公園投資成本巨大、回報周期長。以萬達城為例,萬達城的平均投資規模為200億元。而華強方特目前項目的平均投資成本為30億元。
而對于上海迪士尼而言,何時收回成本?能不能賺錢?這樣的問題早有經驗可循。據記者了解,香港迪士尼自2005年9月投入運營,7年后才首次盈利。
曾參加迪士尼樂園調研的復旦大學旅游系教授夏林根表示,“5年之內收回投資成本是不可能的。據預測,上海收回第一期的投資至少需要5-10年的時間。”
而本土的華強方特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方特收回成本的時間約5—10年。
投資熱潮全國掀起
目前,國內興起一股游樂園投資熱潮,各方持續的巨大投入,對于做大主題公園旅游這個產業,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隨著主題公園這塊蛋糕的逐漸做大,游客到主題公園度假的旅游習慣,也會慢慢被培養起來。
《法制晚報》記者梳理發現,我國大大小小的主題公園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江蘇、安徽、上海、浙江、廣東等19個省區市,共有主題公園60家,每個公園的投資額均在數億元。另外,全國范圍內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有300家左右。
新寵迪士尼帶火漢庭等快捷酒店
上海迪士尼樂園試運營結束,將于今天中午12時正式開園。據上海迪士尼官方網站發布的公告,如果在6月16日至18日入園,只能提前預購門票,現場售票亭將停止銷售當日門票。
園內有兩大酒店的預訂十分火爆。據了解,兩家酒店整個6月份“已經沒有空房,除非有退房的情況”,7月的客房也所剩不多。
根據某旅游網站數據顯示,迪士尼開業期間,周邊經濟型連鎖酒店房價較平日基本已經翻倍。例如,漢庭上海南六公路酒店的高級大床房已由平日的180元漲至341元。而在不遠處的七天酒店上海浦東國際樂園店,更是由平日的最低127元漲到了最低294元。
國內全球十大主題公園中國占四席
從時間上看,雖然我國的游樂業發展起步較晚,但也已經走上正軌。2013年我國游樂園數量已增長至1153個,2013年期間我國游樂園參觀人數高達65億人次,平均每個游樂園接待游客人數每年達到56萬人次。
根據《2015年全球主題公園游客量數據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排名前10名主題公園集團中,華僑城、長隆、華強方特、宋城分列第四、七、八、十位。
華僑城主題公園游客量3018萬,領跑亞洲同行,華僑城旗下的深圳歡樂谷成人票為200元/人,兒童及老人票為100元/人;長隆集團和華強方特游客量分別達到2358萬和2309.3萬,票價為250元/人,兒童及老人票需要175元/人;總部位于杭州的宋城集團分別在杭州、三亞、麗江、九寨等六地區擁有主題公園。
從全球主題公園游客量排名來看,長隆旗下另一主題公園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在2014年時游客量為550.4萬人次,排名第20位。到2015年則達到748.6萬人次,上升7位,排名第13位。超過香港迪士尼樂園和香港海洋公園。
發展
機遇與風險并存
雖然市場火爆,但伴隨著巨大機遇而來的是同等程度的風險。著名旅游經濟和管理專家魏小安認為,很多主題公園大多盲目跟風,“主題”不明確,重復建設過多;過于依賴門票收入,衍生產品開發嚴重不足,盈利水平太低;在園區內容上,對國外主題公園及其他成功主題公園一味模仿和山寨;與此同時,國內一流的主題樂園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人才進口”,專業人才極度缺乏也造成主題公園管理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