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企業和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率總和占工資的比重較高,造成企業負擔過重。鑒于當前經濟形勢不景氣以及企業利潤持續下滑,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為企業減負,成為應有之義。
日前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這意味著,未來隨著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合并,人們熟悉的“五險一金”或將變為“四險一金”。綱要還提出,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
這一輪降費率,將為企業帶來多少“降成本”利好?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降低三項社會保險費率,能為企業減輕一些負擔,假設某企業工資總額1億,降一個點社保費就可省100萬以上;若企業工資總額100億元,則可節省一個億以上。
先降低工傷、失業、生育三險費率
專家:這三險結余較多、規模較小
社會保險費率,是指單位和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占繳費工資的比例。我國城鎮職工法定社會保險為五項,即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人社部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社會保險五項費率合計為39.25%,總體偏高。為此,“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更早之前,在去年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兩次要求下調社保費率,涉及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據記者了解,目前,已有上海、廣東、天津、甘肅、江西、北京等多個省市相繼出臺文件下調降低社保費率,也都主要集中在工傷、失業、生育“三險”。北京、天津工傷保險基準費率由原來的0.5%至2%調整為0.2%至1.9%。天津還提出將企業繳納失業保險費率由2%降至1%,繳納生育保險費率由0.8%降至0.5%。上海宣布失業保險費率單位繳費部分從1.5%下調到1%。
為什么降低的是失業、工傷、生育這三險的費率?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一語道破:“這是根據中央部署,為企業‘降成本’采取的實質性舉措。基于工傷、失業、生育這三險基金的收支狀況比較好,目前普遍收大于支、結余較多,具備降費的空間和條件,先從這三險降起,最便于實施和見效,還不會影響保險基金正常運行。”
以北京市為例,2015年北京市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報告顯示,去年全市失業保險基金超收8.5億元,工傷保險基金超收3.5億元,生育保險基金超收2.9億元,“因此適度下調這幾個險種的繳費費率,盡管會導致收入減少,但可調劑往年結余;加上這幾個基金總量規模較小,即便出現收支缺口要填補壓力也不大。”蘇海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