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洋裝飾設計師彭志東:學會極致
來源:中華建筑報 作者:王曦 時間:2012-07-31 11:58:03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誠然,未來設計是什么樣子的,極致和完美又是怎樣的狀態,這需要設計師經驗的積累。有的年輕人很心急,干了一年就想去做設計,就想統領工地。其實,沒有付出代價,上來就說懂得很多,沒有把設計從頭到尾想得很細,就想要打動甲方,創造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是很難的,而且幾乎是不可能的。實用美術首先必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然后才能逐一落實?,F在好多年輕人都有點急于求成,總想跳過某些步驟去實現設計,這是不現實的。對此,彭志東也很無奈,“作為年輕人,必須每一步驟都體驗到,只有一步步走過來,經歷了必須經歷的階段,你才能逐漸成熟。”
現如今,室內設計師也面臨著很多問題。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的完全脫離和割裂。從這一點來看,彭志東認為,社會需要調整思路,很多業主在做建筑前期規劃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好到底要做什么,當把樓建起來之后再決定要做一個酒店的時候,實際上這個樓的很多先天條件是有缺陷的,這對于室內設計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果能夠在做規劃之初就想好做什么,然后室內設計師很早介入,這樣做出來的東西才是與建筑融為一體的。“我希望能夠盡量往這方面推動。其實,現在設計師的思路已經慢慢打開了,只是設計這個土壤還需要慢慢培養和調整,這需要一個過程。”
當室內設計師后期介入到一個空間不適合的項目中時,彭志東通常都會在功能上進行調整,盡可能用裝飾的語言來解決問題。當然大家都知道,這種語言會比較牽強,會出現很多折中出來的東西,就不會特別的完美,所以也就給設計師帶來了很多遺憾。
當然,與其他方面的設計師合作,彭志東也不希望他們將自己融入個人情感和因素在里面的作品破壞得太厲害。他也覺得多方面的合作對空間的實現,應該起到一種促進作用。彭志東會提出一些要求,其他方面的設計師也會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議。脫節是出現特別多的現象,無論是與燈光設計師的配合,還是與配飾設計師的合作多少都會有,這與對室內空間的理解有關,當然,溝通也很重要。
尤其特別突出的是,在做政府項目的時候。與政府人員打交道一定要注意,設計師不要試圖去說服人家,對設計師最大的考驗就是要把充足的理由講清楚,給其以多的可選擇性。千萬不要帶有個人的主觀意識,這樣人家是不會接受的。要站在替業主著想的立場,站在更專業的角度,說明白“為什么,怎樣做,做成什么樣”這三個問題之后,往往其想法是會被采納的。在與很多政府部門有過合作之后,彭志東給出這樣的建議。
“原創設計一定帶有個人烙印”
做了這么多年的設計,彭志東不變的初衷便是在為設計找到某個契合點,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在他看來,每一個設計師最終要面對的都是不同的業主,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業主,而設計師與業主之間最終是要達到默契的,這個默契其實就是一個點,“在我們創意和表達的時候,把所有的東西與滿足業主的需求匯集到一起,就形成一個點,這個點往往就是設計思路中最精華的東西,這也就是最終所要表達的東西。”
其實所有的項目都是這樣的,歸根到底都會有一個文化的體驗點和思路的體驗點,然后把這些東西融到設計中,再從建筑、室內裝飾和配飾入手,最終形成一個整體。沒有找到這個交合點的時候,根本談不上設計,這個點很重要。
不得不承認,設計的創意正是來源于這個點。彭志東做過一個山東酒店項目,這是一個特色的酒店,是一個文化型的酒店。當地是魯班的故鄉,也是墨子的故鄉,開始,彭志東對當地了解不多,經過考察和調研之后才發現,那里人杰地靈。十分感慨:“中國任何一個小地方,似乎覺得它不知名,可翻翻其歷史就能把你嚇一跳,文化底蘊非常之深厚。”
怎么去表達這個酒店?參觀了魯班紀念館和墨子紀念館之后,彭志東有了一個靈感,找到了一個契合點。墨子的理念,當地的文化……隨后,彭志東為酒店編了八大篇章,在這個酒店住過之后,就會像讀了一本書一樣,把這八大篇幅讀完了,對這個地方的歷史、人文你都會有所了解。古代這個地方是善國,“我就用善開篇,將酒店大堂立意為善篇,作為一個區域性的總括。此外,還有賢篇、禮篇、仁篇等等,這一系列的八個篇幅,把當地人文、地理的東西全部融入其中。例如,為什么有禮篇,古時有個滕文公,禮賢下士,那我就以此作為一個廳來講述這個傳統故事。甚至停車場,都要給其一個文化的寓意,將其命名為車碾廠。”
當然對于文化特別鮮明的區域,我們可以運用地域的文化特性在設計中凸顯特色,這樣做更能抓人的眼球。當然也有一些地方的地域性不是特別明顯,那么,又該怎樣找到契合點,如何處理其特色問題?
彭志東給出了答案,“還是重在分析,無論是美術館,還是博物館、會所、酒店,貌似這個強調文化,那個強調功能,但都有一個共同的表達點,這個就是我們設計師最終要找到的表達方式。任何場所都要從空間上,功能的使用上,甚至是扎根的地方來找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做法都是一樣的,最終把這些東西進行整合,千變萬化不離其中。即使不是強調文化性,也一定會有相對來講的需求和特性,你只要找到這個特性,做出來的東西就會不同。做設計的思路和思維方式是很重要的。”
其實每一個原創設計都有設計師對其文化的不同理解,有些東西不用刻意追求,性格決定其做出來的東西必然會帶有個人的烙印。畢竟每個人的性格和審美取向是不一樣的,針對實用美術來講,或多或少都會帶有設計師個人的風格,但必須在實用的前提下完成。
個性是不可避免的,設計師所做的東西只要不是抄襲,凡是原創的設計一定會帶有個性的烙印,包含了設計師的喜好在里面。不是刻意而為,而是作為一個設計師的自然流露,一切都是自然地融入所要表達的東西當中。
貌似異型的東西更能吸引人,但這種空間適合人的生活和活動嗎?好的設計一定是舒適的。奇怪形態的出現,主要是有些設計師怕別人說其沒有創意刻意而為之的,究其根源還是沒有找到創意的點,當你真正找到那個點的時候,形態已經不重要了,有些奇形怪狀的東西可能還是一種映射,是一種寓意的營造。彭志東曾經做過一個汽車館,貌似與哈迪德的東西有些相似,但做現代的汽車展館,在某些環境下,這種表達方式恰恰是最適合的。對此,彭志東認為,適合最重要,不適合的就會覺得不舒服。然而,即使形態奇異,只要適合于這個環境,適合于這個功能,適合于想要表達的東西,就是好的東西。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驗和軟件的結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意是實現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
LINKS
中國室內設計與裝飾網 | designboom設計邦 | 新華網 | 中國建筑新聞網 | 搜房家居網 |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 | 中裝設計培訓 | 鳳凰家居 | 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 | 中國網建設頻道 | 筑龍建筑設計網 | 視覺同盟 | 湖南室內設計師協會 | 城視窗 | 中裝協設計網 | 非常設計師網 | 新家優裝 | 行走吧,媒體團! | 新疆室內設計聯盟 | YANG設計集團 | 中式設計 | 大宅國際別墅裝修設計 | 四合茗苑中式裝修 | 設計王DesignWant?&?住宅美學Liv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