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強:設計使得物業增值
來源:中華建筑報 作者:馬生泓 時間:2012-03-21 10:10:08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高志強
室內設計以往作為建筑設計產品的延伸而存在,但隨著市場對項目日益精細化需求的增長,室內設計以一種能帶來更高附加價值的姿態躋身到整個建筑或城市的建造和發展過程中。
但在此過程中,目前仍舊突顯的一個問題是設計如何能更大程度地挖掘和彰顯自身的價值,以及如何在工程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就此問題以及由此而引發的問題,記者與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筑邦裝飾設計公司的高志強有了以下對話。
高志強:建造的順序一般是,設計在前施工在后,但很多的雙級別甲級資質單位以施工為主,因此設計顯得不是那么突出。但是近幾年因市場的發展和需求,設計的任務量非常大;而因業主本身的成功和市場化的增強,對設計的需求與日俱增。從工程的角度看,各個施工企業在項目的專業化程度上的差距不是太大,然而設計不一樣。
做工程的企業,從酒店到辦公到住宅甚至博物館都可以做。但是設計在專業化分工方面是有明顯差異的。中國比較活躍的設計師,都是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做設計。由于項目類型的多樣化和特殊性,室內設計在發展方向上行業細分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
而現在的設計師對于自身的定位也很清晰,因為每個設計師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在所有的領域都占有絕對的經驗值,所以在一個領域深入得越多,經驗值就越豐富,為業主提供的有價值的信息就越多。
我們把商業定位為公司的專攻方向,因為我們做的商業項目比較多,業務的核心是幫助業主使其物業增值。我們把此作為設計非常重要的指標來看待,以有別于以往室內設計的視覺形象化。
記者: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讓物業增值,這在商業項目上顯得尤為重要吧?
高志強:拿酒店來說,從看到酒店的外觀開始,人們的情緒就有可能開始發生變化;進入大堂、客房、餐廳,已經在感受服務了,從服務中傳達出硬件和軟件對我們的刺激。
任何環境都能夠影響到人的情緒波動和變化,好的設計一定對人內心的東西捕捉得比較準確,好設計單憑視覺上的刺激是遠遠做不到的,所以我們做設計不是簡單地把視覺形象鋪陳出來就行,還有聽覺、嗅覺、味覺、心理感知都會影響到。
再如商場,除了視覺的東西,在這個商場我們可能會給它定制一款香芬,這款香芬表達出一個商場獨特的味道,容易給人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就好比有時候對某一個人印象很好,其實很有可能印象好的并不是這個人本身,而是身上香水的味道。每個項目有其獨特的香芬,這個味道如果你喜歡,沒準你對整個項目都會有非常好的印象。
還有該有什么樣的背景音樂、水聲及其他的聲音,都有可能對人產生某種印象。而這些是要設計師去琢磨和研究的。
記者:從你們公司的業務看,物業增值是不是設計的核心?
高志強:我們之所以這么認為,是得益于之前做的大量的酒店項目。做酒店設計之前,甲方不是先找設計公司,而是先找管理顧問公司,因為酒店將來誰來管理,由此決定服務流程不同。國際五大酒店管理公司旗下品牌眾多,每個品牌都有特色,這些特色和服務流程是相關的。酒店怎么劃分,和每個板塊的配比都有關系。
我們在做商業的時候,經常會碰到一個問題:你夠不夠專業?這種專業不是指設計技術專業,是表明對商業的理解夠不夠專業,對商業的策劃夠不夠專業。說實話,設計師不可能對此很專業,那怎么變得專業?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去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所以我們會有一個商業的顧問團隊,這在前期商業項目的策劃和商業項目的定位以及對前期的商業數據的采集上起到特別大的幫助。
我們在做一個青島的項目時,要比較一下該項目同類競爭對手近兩個季度的月報表。這種情報一般的商業調研公司拿不到,作為非常保密的商業內部信息,只能通過行業內才能看到。通過數字,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個業種月銷售的完成情況,這樣我們就可知道競爭者關于商業的劃分、業態的組合、業種的分布等情況,并能看出哪個業種強,哪個業種弱。針對于此,我們做一些差異化的設計,對商業前期的定位和品牌的入駐以及招商都會有所偏重。
如果沒有這些事先專業的調研,項目做的和別家完全一樣,從任何方面看,都將沒有優勢,失去市場競爭力。所以前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商業能否站得住腳,在前期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可支配收入、消費的忌諱、對環境的需求、人員的構成、主要的購買人群都要有數字支撐,如此出來的東西才是有依據的。所以商業的管理團隊對于項目的成功很重要,項目幫助業主提升物業增值起的作用非常大,這些跟后續的設計有很大的關系。
記者:物業增值的目標適用于任何類型項目嗎?
高志強:商業有一個特點:大部分業主都是持有型物業。持有型物業也許自己來經營,也許請管理團隊來經營,物業本身會隨著時間的發展和城市的發展增值。還有一部分通過商業成功的包裝,所引起的影響和社會效應使得物業本身增值。
比如說北京的新光天地(商場)火了,它帶動了周邊的華茂中心(寫字樓),這塊物業的增值不是簡單地翻倍,增值空間非常大。再說二三線城市的邊遠地區,拿地很便宜,但是通過成功的商業包裝和策劃,可能就會使這塊物業成幾倍的增值。對于業主來講,持有型物業一個渠道是通過經營賺取利益,另一個渠道是物業的增值使其獲取豐厚收益。
在美國能看到很多的項目,物業已經不再出租了,就是一個空樓,但是最大的價值就是在此可出租廣告牌。出現的情況是這棟樓出租廣告牌的收入遠比出租要高得多,因為出租要管日常的運營,周邊的競爭又非常激烈,如果項目占據了非常有利的地段,樓面整個都是廣告牌,那么無疑物業增值了。
記者:我有一個疑問:比較偏遠的三線城市,一個商業項目,如果人口流量達不到一定程度的話,設計做得再好,管理公司再專業,物業也是無法增值的。可以這么認為嗎?
高志強: 做商業項目設計是這樣:第一我們注重商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未來的發展和消費的提升中預留出空間;第二為什么做前期調研?一個地區的消費習慣、購買能力、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我們設計的依據。對于物業的增值,打個最簡單的比方:一個女孩子相貌平平,經過美容師、發型師、服裝設計師對她進行設計包裝,你會發現她變得楚楚動人了,在相親的節目中變得很有競爭力。
物業也一樣,通過外在和內在的包裝,把它打造得更符合當地人審美的特點,以契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如果把新光天地放在偏遠的地區,不會有市場,人們會覺得離我的生活太遠了。
實際上業主能做項目開發,都有前期的調研,也不會同意你做成那個方向。
任何環境都能夠影響到人的情緒波動和變化,好的設計一定對人內心的東西捕捉得比較準確。
物業也一樣,通過外在和內在的包裝,把它打造得更符合當地人審美的特點,以契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
只有他玩不了的,你玩得才有價值
筑邦裝飾設計公司(簡稱筑邦)此前作為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簡稱中國院)建筑設計的延伸產品的設計部門而存在,后來隨著該院進一步的改制,也是隨著室內設計自身的成長,筑邦現在是能夠“單飛”的獨立核算的公司。
它出生于以建筑設計為主導業務的大型設計院,長于該大型設計院,最終獨立于大型設計院,相對于另外其他生長環境的室內設計機構,它曾經有天然的優勢。
據高志強介紹,中國院所提供的平臺使得筑邦起點較高。由于中國院的歷史以及由此而獲得的業界認可,它所能營造的良好環境和氛圍,無疑給筑邦的成長予以有力的支撐。從這點來說,高志強說,筑邦的設計師多少還會有些心理優勢。
然而,中國院本身以建筑設計為主要業務,處在這樣主業務的翅翼下,室內設計師在本院的地位上會不會存有失落感?“其實,室內設計師的收入普遍比我們院建筑師的收入要高,從社交的圈子來說比較高端。室內設計師生意上的伙伴,很大部分在本行做得很成功,我們為這些企業做設計服務,奠定了比較好的業務基礎。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平臺上,和建筑師從心理上沒有什么落差,感覺很好。”高志強告訴記者。
而室內設計這個專業使得設計師們非常善于解決具體的問題,實際上室內設計在未來專業的方向上,細分必然是趨勢。高志強認為,專業細分會導致一些室內的專業消亡,比如辦公的室內設計,在未來,建筑師一定會把建筑和室內一起設計,因為辦公的室內設計不復雜,建筑師也希望能夠進行整體性的設計。
隨著設計行業整體的前進,家居設計的相當一部分也可能被建筑師兼并了,“像我們選擇商業項目,還有酒店、會所,包括博物館,這些專業細分會永遠存在下去。”高志強說,“甚至相當一部分博物館還會有專業再細分。”但商業項目專業度較高,酒店也是專業度太高,“建筑師一般玩不了,只有他玩不了的東西,你玩得才有價值”。
市場化的專業細分給設計師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設計師有意無意地在個人的無論內在修養還是外在形象上,都給予關注。目前,室內設計師整體的收入水準較高,“玩車、玩表、打球、騎馬,玩得津津有味,”這在某種程度上給設計增添了很多籌碼。
對此,高志強說:“設計師玩的東西越深入,就會發現這些東西很有文化,不光是奢侈類的,有很多玩賞類的東西都代表了一種文化。對這些東西積淀得越多,你的設計就越有味道。我們經常講,不要呆板地做設計,要玩設計,要輕松地玩設計。但要讓人覺得你的設計不但好看、有用,而且很有趣、有幽默感在里面。這樣的設計一定是生活非常放松的設計師做出來的,絕不是整天加班、整天趕活的設計師做出來的。”
有很大部分建筑師在做建筑設計的同時,也承接室內設計。近幾年出現的情況是很多室內設計師已經開始做建筑設計了。高志強說筑邦近年也開始介入建筑設計,“有些項目是業主把所有的業務都給你了,希望你做一個完整的東西。實際上我們也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做一個完整的東西,這樣的話,從里到外都非常的一致。”還有另一個原因,室內設計師特別頭疼有些建筑做得真的不專業,“我們看了以后,很痛苦,因為要對他的結構做很大的手術才行,這樣讓我們決心去做建筑設計。如果室內設計師早期就介入項目,能夠幫業主省錢,因為不至于大拆大改,室內空間的控制會更合理。”
從專業的細分到承接建筑設計,并非說起來這么容易,就好比從上往下走簡單,而從下往上爬很累,不但要有技能,而且要有智慧。所以,設計不是個一蹴而就的東西。
高志強
高級室內建筑師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筑邦裝飾高志強設計工作室設計總監
中國房地產協會商業地產委員會專家委員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委員會委員
IFI國際室內建筑師聯盟專業會員
教育經歷:
·2000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200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EMBA研究生班
部分榮譽:
·“2010金堂獎”年度購物空間十佳
·“金外灘”最佳公共空間獎(2010年)
·美國室內設計雜志(中文版)封面人物(2009年)
·中國百名杰出室內設計師(2009年金羊獎)
·中國十大室內設計師提名獎(2009年金羊獎)
·中國室內設計精英獎 (2008年)
·全國杰出中青年室內建筑師
部分作品:
·中國海關博物館
·黃驊酒店
·泰州研發中心
·閩龍陶瓷藝術館設計
·萬達廣場天津步行街設計
·萬達廣場濟南步行街設計
·萬達廣場宜昌步行街設計
·萬達廣場包頭步行街設計
·萬達廣場唐山步行街設計
·萬達廣場長白山步行街設計
·青島唐島灣步行街設計
·青島水晶宮步行街設計
·萬千百貨洛陽店設計
·延吉百貨二期設計
·威海市民文化中心藝術館設計
·大連長興島規劃館設計
·天津海關培訓中心酒店設計
·赤道幾內亞總統官邸設計
·日壇賓館酒店設計
·天津鴻域酒店設計
-
王耀:滿足客戶的客戶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建筑裝飾設計企業應該如何應對?作為設計院的領導,如何引導職場新人快速適應崗位
- 張展翼: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 劉亞濱:青春一路狂飆
- 設計師高媛:沒有完美的設計,都有不同的遺憾
- 優秀指導老師專訪 | 從選手到導師 周夢琪的“中裝杯”之路
- 中裝新網專訪 | 蔣燕微:用熱愛,譜寫設計的每個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設計未來也許更多是經驗和軟件的結合
- 鴻樣設計鄭惠心:創造多方共贏的互動空間
- 南通裝飾設計院秦嶺:成功的設計創意是實現得了的!
- 蔣繆奕:豪宅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
什么是設計師的成本與價值
近日,《你個設計師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講了一個故事,表達了大眾對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個有
LINKS
中國室內設計與裝飾網 | designboom設計邦 | 新華網 | 中國建筑新聞網 | 搜房家居網 |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 | 中裝設計培訓 | 鳳凰家居 | 中國建筑與室內設計師網 | 中國網建設頻道 | 筑龍建筑設計網 | 視覺同盟 | 湖南室內設計師協會 | 城視窗 | 中裝協設計網 | 非常設計師網 | 新家優裝 | 行走吧,媒體團! | 新疆室內設計聯盟 | YANG設計集團 | 中式設計 | 大宅國際別墅裝修設計 | 四合茗苑中式裝修 | 設計王DesignWant?&?住宅美學Liv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