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裝建設集團張亞輝:營造舒適化醫療環境——醫院裝修設計的幾點體會
來源:中裝新網 時間:2015-04-29 15:33:13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第四點就是合理的用材和造價控制。這個可以通過以下幾點,這是我總結的,一個是前場后場,重點和非重點區要區別對待,就是錢要花在刀刃上,長臉面的地方要多花一點錢,包含我們自己這個公共區,各個節電的地方多花一點錢,醫生工作的地方可以簡單化來處理。第二就是我們要選用這個工藝成熟的產品,工藝成熟的產品是什么呢?就是我們經常講創新創新,但是醫院恰恰是需要穩定的,它是要求做完之后少出問題,所以我們要用這種成熟的工藝去做設計。第三就是規格種類不要太多,選擇多了以后將來它的整體性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整體效果看起來會比較亂。當然現在醫院設計設計有兩種趨勢吧,有的人就需要用這種每層要不同的顏色,這個我也看過,北醫三院最早的時候,也是每層樓不同的顏色,據說還是美國人搞的,但是進去看了之后覺得有點亂,當然從這個標示系統上來講的話,從功能分區來講的話,這個還是可取的,但是這個怎么分,這個需要設計師整體的從美學的角度和功能角度來分析。第四就是它要滿足醫院的各種要求,就是我們的選材要選擇醫院符合的這個產品,現在醫院里邊要鋪地毯,那肯定是不太合適的,但是現在也有醫用的地毯了,這個地毯你鋪上去,它將來維護怎么樣,這個也是一個問題。所以這個醫院里面它對這個材料是有一個很強的特殊要求的。這個選材的宗旨就是醫院人流量大的地方要選用耐用、環保、抗沖擊的產品。
下面就是我從這個地面墻面的組成總結一下,在地面就是我們現在可以采用這種花崗巖的材質,尤其像北京這些醫院也有用大理石的,但是大理石相對來講造價比較高,第二就是大理石比較軟,它對這個抗沖擊性差一點,如果人流量大一點,保養起來也比較麻煩,所以我們覺得機場,火車站那種模式還是不錯的,機場火車站都用的是花崗巖,人流量很大,但它維護起來也方便,它也比較耐用。在一些病房還有診區這些位置我們可以采用這種彈性的,腳感比較舒適的橡膠地板,因為它第一用起來比較舒適,第二它也是抗菌的,打理起來比較方便。在醫生的一些工作區我們可以用一些玻化磚來裝修就可以了,裝修起來它一是造價相對比較低,第二就是效果你可以稍微搭配一下還是不錯的。墻面在門診和這個大堂,像這些公共區我們也可以用石材,也可以用一些醫院專用的板材。在走廊里面,尤其像診室的走廊這些空間,我們建議還是要做一些防護的處理,因為醫院的這個走廊,診室的走廊來講的話實際上人員是比較雜的,另外管理起來也比較難,造成污染以后清理起來也比較難,所以墻面上還是要做一些防護。如果說造價允許的話我們可以做樹脂板的,如果不允許的話貼一些磚也是不錯的選擇。另外在墻面上我們在做的時候要做好這種安全防護,以后裝扶手,你不能裝上去以后,用不了幾天扶手掉了,所以這個要預先做一個預留和預埋。
頂部的處理實際上材料相對來講要求就沒有那么專業了,這個就是根據我們設計需求和整體造價來控制。
醫院材料展示
這個就是醫院材料的一些展示。左邊這些主要是一些樹脂板的材質,它的抗沖擊性和抗菌性會比較強,中間這些彩色的是一些橡膠的一些地板。下面這一排主要是一些地磚,還有一些附件的門框這些都可以用在醫院。
第五點就是剛才我說的這個裝修設計要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前置,因為它會影響最終的使用效果,影響工程的進度,另外還會影響工程的造價。實際上就是裝修設計要提前的話,將來后期的拆改會比較少。從“綠色醫院”來講的話,拆改少也可以說是綠色的,如果你拆改比較多,你就是浪費,浪費它就不是綠色。另外就是說在功能這個方面,要與工藝設計同步進行,要保證功能最大化的合理。實際上綠色建筑就是說你的功能合理,你將來肯定要節能,你就是一個綠色的建筑。如果說你功能不合理,將來后期拆改比較多,這個造成的浪費,這個實際上無形中也對我們整體的這個造價都是有影響的。
另外在工程上我還想再提一句,就是現在經常提倡的要讓患者是少走路,要讓工作人員少走路,實際上這個也是綠色節能的一個提法,因為你走路少,你的消耗就少,你將來去消耗別的東西也少,所以這個也是從使用的角度上一個節能。
此外,就是各專業出圖前要完成的這個預期條件的圖紙。這個主要是說什么呢,就是因為現在建筑設計院出圖的話比較快,它的水暖電在建筑出圖,整個全出來了。出來以后,我們通常情況下是裝修后進入,進入以后再進行改或增加,要調整,根據造型要來改,所以我覺得裝修提前介入之后可以把這個問題在前期就解決掉。
第六點就是設計過程控制的關鍵因素。第一在方案階段,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控制,一是方案的這個效果上控制,二是你做的方案要有可實施性,三是在做方案的時候你就要考慮到這個材料是不是合適。第四就是整體的造價是不是突破了要求。因為現在做設計基本上都是給我們線下設計的,但是往往到最后結算的時候全都突破得沒有影了,包括我們做的一些項目也是,前期因為甲方的預算也有限,一般都講控制在每平米1500,有的控制在每平米800、1000,那你就得想好哪些地方要用什么樣的東西,會達到什么樣的效果,這個在前期就要做到這個深入。
第二就是施工圖紙的這個階段,這里面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是做法的問題,還有就是末端定位的問題,另外就是管線綜合,甚至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并用的形式,來把管線里面遇到的問題解決掉。為什么要在施工圖就做這個呢?就是考慮到將來你這個方案的可實施性,因為這些問題解決不掉,在施工階段全部都是問題。我們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到現場以后一看,這個高度上不去,你要改方案,然后這個管線最初沒有考慮,只好加一個管子,然后你們設計上再給考慮考慮這個造型怎么辦,那么這個都會造成我們后期的時候浪費時間,另外就是還會對你的這個設計效果造成很大的影響。
第三就是施工階段,我是強烈建議還是要有設計師入現場的,就是現在一般情況下就是設計基本上施工圖做完都是不到位的,因為這是一個現實情況,給我們做設計時間太短了,因為這個方案談的時間很長,真正做施工圖的時間很短,所以要有這個設計師來駐現場解決一些材料的問題,還要解決一些修改的問題。另外就是設計師在現場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他可以把控整體的效果,包含這些材料的選用。因為一開始做設計的時候選用的材料,那個時候業主是沒有很明確的一個意見的,只是看效果,到最后掏錢的時候就不一樣了,這個時候給你改的你是很痛苦的,所以做到這個東西的時候要有幾手準備。上次我們就討論這個問題,就是怎么能保證你的設計跟你這個效果圖上是一樣呢?我覺得從設計師來講的話還是多做幾套方案吧,一開始選擇材料的時候,高中低,我覺得你起碼得選兩套這個材料,高的可以是一套,低的可以是一套,都可以實現我們這種效果。
北醫三院
這個是北醫三院的,左邊這個圖是我們做的效果圖,右邊是我們施工完的效果。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上是原汁原味地實現,我們當初做設計的時候考慮了很多,就是我剛才前面說到的這些問題。另外大廳它實際上也是這種挑高的大廳,在這個里面我們也考慮到一些聲學的問題,剛才周處也提到了,在這個里面人流量很大。據說當初設計是按每天7000人的門診量,但是開了以后達到了14000,翻了一倍,所以在這么多人的情況下這里面聲音實際上是很難解決的。這個里面最初設計的時候我們就考慮了一些聲音的處理,包含頂部做了一些這種(槽形)結合燈帶的一些造型,另外頂部全部都是用的這種吸音材料,這樣的話我現在去現場感受,感覺到還可以,沒有那種嗡嗡的感覺。
這個也是我從前面做醫院的一些失敗的教訓里面總結出來的,因為當初做這個海南醫院的時候,它有一個門診的掛號,當時想一個小空間里面,可能這個聲音應該不會是一個問題,大空間應該都解決了,但小空間當時沒在意,只是出了一個地面,用的全部都是硬質材料,但是到最后他們運營了以后,醫生反映出的意見就是回聲很大,聽不清病人在外面說什么,因為你掛號的時候是通過這種對講來說的。后來我們就把后面的這個材料都做了一些新的處理,這個也是聲環境,應該在醫院里著重去考慮這些東西,病人在里面他本身就比較焦躁,聲音再一繁雜的話就會更容易產生一些突發性的事件。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上一篇:關注醫療健康環境 從設計出發減少噪音
下一篇:2012版《醫用氣體工程技術規范》與我國原執行標準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