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
監理存在是必要的,因為他充當了一個專業、負責、管控的身份。裝修小白為設計效果買單的同時需要考慮實際入住效果,沒人愿意花大價錢在未來的五年或十年埋一顆地雷。但是就以上CEO們所言,如果監理和裝修公司發生利益牽絆,用戶又如何去捍衛消費權益,互聯網家裝平臺所推出的監理服務或許屬于內部體系,那又如何去證明作為監理的第三方立場不被動搖?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去加深理解服務的本質,監理不能成為工程質量的唯一保障,它作為一名監督者應該只是從根源上引領。
競爭
從采訪所述來看,第三方監理平臺對于其他企業推出的監理或管家服務表現的很樂觀。這是一個免費的市場推廣,逐漸在用戶消費觀念注入了監理的意識,當真正出現利益糾紛或者是工程問題時,就會有更多的用戶開始重視,監理的角色也會順勢而起。關于競爭,可能需要等到模式成熟之后,管理人員的專業性,職業道德與素質將會成為最大的考驗。
盈利
據CEO們介紹,就單目前單一監理服務來看,按照最高客單價計算,年營收很難超過5000萬元,再減去產品研發及運營費用,成為估值超10億美金的獨角獸根本遙不可及,我相信選擇做監理這個賽道的人必然會考慮到分散、頻次低、客單價低等各種屬性,然而執意奔跑可能是在于相比較家裝重服務,監理模式較輕,在互聯網沖擊并不能產生多大影響,有了資本推力會相對飛的更快。單筆盈利不會是監理的唯一營收,寬度,廣度的擴充還需要被挖掘。
我們不會叫衰這個行業,也相信奔跑在賽道上的任何玩家都有被用戶需要的必然,但如何玩下去,以及驅動創業創新和整個消費升級,需要創業者不停歇的思考和摸索。如若想成為獨角獸,一定需要不斷的重構進化服務環節,打造自身的競爭力,整合大量的的線下資源來構建自己的壁壘,來迎接下一個互聯網家裝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