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局鐵軍展風采
中建八局裝飾公司南寧機場新航站樓項目部管理團隊是一個由老中青三代員工組成的團結隊伍。這里有干了二三十年的老裝飾人,也有年富力強的中堅力量,還有朝氣蓬勃的青年人。
中建八局裝飾公司“鐵軍”隊伍
為了新航站樓如期投入使用,項目管理團隊克服高溫多雨、臺風襲擊、環境惡劣等困難,激情挑戰,晝夜奮戰在施工現場。項目搶工期間正好是南寧的夏季,12名管理人員不畏高溫酷暑,置身于40多度的施工現場,爭分奪秒地進行大吊頂安裝。由于施工是在二三十米高的馬道上進行,他們就和工人一樣,蹲在狹窄的馬道上,指揮施工,常常一蹲就是四五個小時,渾身都會濕透。雖然高溫和連續暴雨給施工帶來極大的困擾,但在項目管理團隊的帶領下,施工現場仍然是一片熱火朝天,不管是在烈日下,還是暴雨中,他們都以飽滿的熱情,十足的干勁,日夜奮戰在施工一線,為保質保量如期完工嘔心瀝血。
公司副總經理田均平作為項目分管領導,堅持在項目一線蹲點,和管理人員同吃同住,每天累得喉嚨嘶啞,眼睛腫得像水蜜桃一樣;公司成都分公司經理任景德是項目經理,他有嚴重的皮膚過敏,施工現場溫度高,環境濕,他的兩只胳膊過敏潰爛,可他仍堅持現場指揮生產。
項目經理執行任元建以身作則,同大家同吃同住,工人下班后,他還是加班到凌晨。在項目趕工期間,他沒有吃過一頓好飯,每次都是匆匆扒拉幾口就回到施工現場。他有嚴重的低血糖,經常頭暈,平時就是靠吃幾顆糖來調節血糖。吃不好、睡不好,加之壓力巨大,四十不到的他,頭上已經布滿白發。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只要工程上去了,哪怕我頭發全白了,也值。
項目生產經理黃土庚,一個從業幾十年的老裝飾人,現場所有專業、工序、人員的協調都由他負責。他經驗豐富,溝通能力強,為了保證各施工隊有足夠的施工面,他常常第一時間與各方面進行溝通,有時甚至累的嗓子都說不出話來。他每天都堅守在施工現場,風雨無阻,當“威馬遜”臺風登陸襲來時,他不顧危險,留守施工現場,應對臺風隨時帶來的危害。只要是交給他的施工現場的細節問題,他都會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業主領導經常說:“只要老黃出馬,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項目總工程師何鵬,舍小家顧大家。前期設計方的工作相對滯后,他竭盡全力進行溝通協調,及時確認深化設計方案。家中小孩出生僅三個月,他便來到施工現場,期間小孩感冒拉肚子生病在醫院,妻子在電話那頭急得哭,都沒時間回去。南寧機場大吊頂部分,施工工藝復雜,為了保證施工順利,他每天都要爬上20多米高的馬道查看施工情況,一圈走下來衣服全都濕透了。
作為項目唯一的女同志,項目部商務經理肖盼盼體現了什么是“巾幗不讓須眉。”身為女同志但卻不怕苦不怕累,顧全公司大局,從機關調動到項目部從事商務管理工作,在奮戰南寧吳圩機場項目一線以來,她兢兢業業、廢寢忘食。生病后仍以工作為重心,耽誤醫治,感冒加重,醫生診斷為肺炎,要求必須住院休養,當時肖盼盼就急哭了,說我還有工作要做呢。最后,她白天在醫院輸液,晚上回辦公室繼續加班。
項目安全經理康志國,年近六十,每天還和年輕人一樣在施工現場巡查。尤其是高達20多米的大吊頂,上面鋼絲網密布,馬道也比較陡,可他上午下午都要登上去走一遍,一天不停巡視十幾個小時。直到項目竣工,沒有發生過一起傷亡事故。
說起裝飾公司是如何高標準按期完工的,任元建說:“主要是因為公司在技術和人員方面具有優勢。”裝飾公司從成立伊始就開始進行技術創新,而機場工程又是公司最大的亮點之一,已經先后承接北京、沈陽、濟南、昆明等地機場的裝飾工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任元建坦言,“沒有這些機場施工經驗,在70天內完成這樣高難度的大型裝飾工程,真是難以想象。”
8月26日,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9月13日,新航站樓舉行了最大規模的模擬運行演練,3064名志愿者作為模擬乘客第一時間檢驗了裝飾成果。9月25日,新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