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無能的院長…十一年前,一幫兄弟們舍棄原來事業單位編制的甲級建筑設計院,和我一起出來創業,一年后我才得知,很多人辭職甚至連家里人都沒告訴。
十一年中,我們從一個十幾個人的小設計所,發展成一百多人的規劃建筑設計院,其中的酸甜苦辣都嘗遍了……為了開展業務,我們走遍了省內的所有地市和省外 的許多地方;為了提高方案水平,我們在上海、深圳建立過自己的方案團隊,我們的方案多次獲得國內大獎;我們創建的建筑方案類電子雜志正經建筑曾經名列全國 同類第一名;為了降低土建成本,我們多次聘請國內頂級結構專家講課請教。但是明天,我們由于拖欠的設計費和極度不景氣的設計市場,竟然要不得不裁掉一些人 員來維持起碼的生存……”
這名院長在文章內頗為無奈地講訴了院內即將裁員的消息。
與該設計院一樣,國內不少設計公司都面臨著裁員或者降薪的處境。
在2014年年底,上海某建筑設計院便進行了薪酬改革,業績壓力大的部分創作組進行了裁員降薪;同地另一家建筑設計院的職能部門也開始降薪,很多人不續約;而北京一家化工院也已利用項目考核進行裁員,近兩年已裁員20%,部分職能中層已離職;此外,河南某交通設計院,去年底合并多個職能部門并裁員……
江西一家設計院的設計師告訴記者,自己從業5年,現在的收入與2013年相比,幾乎減少了一半。
一位在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任職的設計師則講述,在她研究生畢業時,正是房地產行業的鼎盛時期,也是建筑設計行業最繁忙的時期。“那時房地產商追得緊,幾乎就是無止境地作圖。但去年伊始,她逐漸沒有了新的案子,現在只是靠此前積壓的案子維持著??梢坏┲暗陌缸幼鐾辏椭荒茏陨娇樟??!?/p>
一位建筑設計師工作將滿4年,他打趣地說,自己剛入職的時候行情很好,豬也可以飛,但是這幾年方案一個接一個地畫,卻沒有一個滿意的?!爱敃r有同事進 入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被分進幕墻組,只畫幕墻,連廁所都不讓畫。方案往往是甲方提出意見,然后我們照著改,把建筑師的職業做出了‘小姐’的味道,客人舒服滿意,把錢拿到是最終目標。現在行業不景氣,有的豬還在掙扎,有的豬卻已經變成豬頭肉了?!?/p>
在《一個設計院長自白》里,這名院長在結尾處寫到自己的女兒本來想報考大學建筑學專業,但是他堅定的拒絕了她……可見,行業之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