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巖:建造-制造-智造(上)
岑巖:建造-制造-智造(下)
2018年6月13-14日,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同中共深圳市福田區委、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在深圳會展中心組織召開2018中國建筑裝飾產業發展論壇暨第八屆中國國際空間設計大賽(中國建筑裝飾設計獎)頒獎典禮。本次活動以“引領設計新風尚,開啟產業新格局”為主題,邀請行業專家、知名設計師共同探討行業轉型升級的相關話題。
13日下午,大會以“科技與裝飾”為主題,探討了科技創新對行業轉型升級的推動作用,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產業化分院副院長宋兵、深圳建設科技促進中心主任岑巖、深圳中天精裝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安分別以《建筑工業化與全裝修》、《建造-制造-智造》、《如何同時管理1000個工程》為主題,探索建筑工業化趨勢下的裝飾產業發展道路。
深圳建設科技促進中心主任 岑巖
非常榮幸有機會跟大家分享裝配式建筑或者是建筑工業化。
在講這個課題之前先分享一下我們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這個報告全面闡述了國家今后大發展戰略。以后大家想要賺錢一定要認真學習十九大報告,賺錢的機會都在報告里面講到了。 十九大報告里面最重要的一條是“高質量發展”,以前我們認為裝修也出了很多問題,也不太好意思批評,今天因為都是行業內部的聚會,我就多批評一下。裝修裝飾行業問題還是比較多的,以前裝修都是低質量的裝修,剛才宋兵老師(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建筑產業化分院副院長)講的“齊不齊,一把泥”的問題,要做到好就必須是高質量裝修。
為了做好這個事情,我們辦了一本《新營造》的雜志,課件上有二維碼,歡迎大家關注。
接著宋兵老師的話題,建筑工業化或者是工業化裝修要搞好,前提就是要向制造業學習。這是很大的課題,今天盡可能的把課題多談一點體會;但是講一次肯定是不夠的,不夠也要講啊,總要開個頭嘛。第二個是現代要有新的做法,要智造。
我先講建筑產業化應該怎么做,全國各地的意見都特別不一致,大家的認識有很多,如果把事情講復雜了就會聽不明白。我搞裝配式建筑及建筑工業化已經有16年時間,算是行業里面的老同志,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最大的問題是理念不行。剛才宋兵老師講的工差理論都是技術問題。但是為什么會出現技術問題?這根源是管理問題、EPC的問題,宋兵老師講到施工的工差就那么多,要解決這個問題要找總包,總包搞不定找業主,業主搞不定還要找設計單位,要找一連串,因此這是管理問題。解決了管理問題還有制度的問題,要從制度的安排上解決問題。要做出這樣的制度安排還有最重要的問題是理念問題,所以是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和理念創新。
搞完這四個創新,我自己從2002年算起也摸索了將近七八年,直到2011年看了一部《建黨偉業》的片子,才恍然大悟、豁然開朗。我們的裝配式建筑就必須認真學習和領會中共建黨 、建軍、建國的大戰略,道理是一樣的。大家搞不好或者是搞得比較差是可以理解的。總結回顧中共建黨、建軍、建國的歷史,大體上分為9個步驟,少數人接受共產主義理念,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創辦《新青年》雜志,發動工人運動,搞武裝起義,建立革命軍隊,有這么一個流程。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奪取大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
我們有些地方、有些企業搞裝配式建筑是少數人接受了這個理念,直接做到第八個,奪取大城市,做最難的工程,做高預制率的工程。那就本末倒置了嘛,中間的學習和成長過程全部不要了,肯定不行啊。
在這一點上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既然來深圳開會就要分享一下小平同志92年南巡講話,這個講話對今天我們發展裝配式建筑和建筑工業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第一、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只要你的質量差了就不是裝配式建筑也不是工業化裝修,只要質量做好了怎么做都沒問題。第二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所以預制多一點還是現澆多一點,不是裝配式建筑的本質。
參照“三個有利于”的原則,我們裝配式建筑應該按照“四個有利于”:有利于提高質量、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減少人工、有利于節能減排。
中國要警惕“右”,但是主要防止“左”,中國人干事情喜歡兩邊搖擺,一邊是裝配式建筑全部不干了,一說干又一窩蜂地上,產能又超5倍、10倍。所以中國人別的本事沒有,搞產能、特別是搞產能過剩是世界第一的。所以最忌諱是一刀切和一陣風。
第一提高質量是我們的命。以前質量差一點沒所謂的,做裝修也存在這個問題,做工程也存在這個問題,以前很多質量都比較差。現在不行,現在一差就沒有命了,因為微信一發,就有很多人吐槽,容易引起群體性事件;加上老百姓的質量意識提高了,出現質量事故對品牌可能是致命的打擊。
第二是效率,效率就是錢。掙不到錢就完蛋了,所以裝配式建筑出現了很多問題,是因為沒有找到賺錢的方法,所以用的方案本身也是不賺錢的。類似著名作家托爾斯泰說的那樣,世界上賺錢的企業都是幸福的,都是相似的。不賺錢的企業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幺蛾子。
第三是減少人工。以后不管是搞建筑還是裝修,必須建立在減少人工的基礎上,人工用得多的東西肯定是玩不下去的。
第四是節能減排,這是國家的基本國策,重要性就不多說了。
習總書記對廣東做的指示,核心就是高質量發展和五大理念。建議大家看《再造建筑》這本書,核心就是兩個要素:第一是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告訴你汽車怎么造的,更現實的是像造輪船一樣造房子。其實一開始住宅產業化的概念起源于1910年,著名建造師格羅皮烏斯向通用公司出了一個研究報告,提出了住宅產業化和建筑工業化的概念,當時就想做汽車、造輪船一樣造房子。如何用制造業的方法來改造建筑業,這是一個本質的問題,就是要改造建筑的方法和流程,這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在改革開放40年的時間里,特別是以廣東、江浙為首的制造業,取得的歷史性的成就。大家可以看到華為、中興、美的、格力,這些在廣東甚至在全國,呈現出制造業的好景象,包括高鐵,完美詮釋了制造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前幾年鳳凰衛視《蹡蹡三人行》有一次對話,許子東老師出了一本書,介紹了自己的知青歲月和后來的成長經歷,號稱“廢鐵是怎樣煉成的”。我深以為然。我們自己干了這么多年建筑工業化和裝配式建筑,每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也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有勇氣如實記錄下來,只是想說明廢鐵是怎樣煉成的。給后來者“引以為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