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要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2018中國建筑裝飾產業發展論壇丨岑巖:建造-制造-智造
來源:中裝新網    時間:2018-07-05 09:39:36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深圳建設科技促進中心主任岑巖在2018中國建筑裝飾產業發展論壇上發表《建造-制造-智造》,探索建筑工業化趨勢下的裝飾產業發展道路。

    我們發展裝配式建筑和建筑工業化,包括工業化裝修的過程,寫下來就是一部血淚史,大家是可以多總結一點教訓的。

image006.jpg

    我做了15年裝配式建筑,今年初看到的這部《無問西東》之后深有同感,假如說提前知道世界上要面臨如此多的困難,我都不一定有勇氣前來。因為我本身搞過多年的工程管理、設計管理、物業管理和征地拆遷,幾乎全產業鏈都搞過;搞我的老本行電氣自動化也要比搞裝配式建筑容易。我問過很多人,有的人說他們是有勇氣的,我對他們表示敬佩。

    1962年9月9日,梁思成就發表了《建筑工業化從拖泥帶水到干凈利索》,提出了設計的標準化,生產的工廠化和施工的機械化,也就是裝配化。

image007.jpg

    從這個角度理解,裝配式這個提法應該更多的是解決施工的問題,而不是要提高預制率的問題。所以梁思成講到的是要講模數,才分八斗,考古的時候只要是木結構,隨便找一個構件,就知道這個結構裝起來是什么樣子;再反算推出來整個建筑的大小,完全是可以對應出來的。所以首先是有一個模數的概念。通過模數做成標準的構件,通過標準構件組成標準單元,標準單元做成標準的匣子,也就是六面體,也就是標準模塊。標準模塊組合起來就是標準樓型。并且最后他還講到一條,要在千篇一律中求得千變萬化,對建筑美學提出了要求。

    梁思成1962年的9月9日的這篇文章,堪稱我國建筑工業化的綱領性文件。時隔66年,對我們工作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我是2015年大概在8、9月份在微信上看到這篇文章,每次看到這篇文章,我都覺得感受好深。可以說是看多一次,痛多一次。因為這個文章就是一篇控訴書,在控訴我們。這個時候大家可以看到北京的首都規劃,當時也說保留北京古城的前提下,在北京西城搞一個副中心,如果是按照那個方案搞,北京就不至于是今天的局面了。所以用了50年的時間,證明梁思成是先知,那我們自己就是傻子。在建筑規劃方面我們又用了60年時間,證明梁思成還是先知,我們還是傻子。每思及此,心如刀絞。這篇文章,真正是“看多一次,痛多一次”。

image008.jpg

    回應宋兵老師的問題,咱們還是比較有緣分的,好幾次在一起講課。工業化裝修要靠總包解決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必須從源頭解決問題。所以應該記住三個逆向設計:

    第一個是從業主的需求開始做起。搞裝修尤其是工業化裝修的人,建議你們先做人體工學和收納的研究。比如說一個女同志需要幾雙鞋,26雙,還有靴子,靴子放哪里,鞋子放哪里?先把收納空間做好。業主的需求就確定了家居尺寸。家居是有國際標準尺寸的,22英寸一條,告訴我用了幾條。要用這幾條的家居,反向確定柱距和建筑的空間,即空間尺寸多少是由家具決定的。業主需求確定家具,家具反向定建筑柱距的凈空,中間要有預制構件加工誤差、現場施工的施工誤差和系統容差,以及最后的完成面。通過三個工差系統性的來解決好本身的安裝問題。

    確定完了數據之后,有若干模塊的空間。比如說一個洗手間是由淋浴模塊、入廁模塊和清洗模塊三者組成的,每個模塊最小尺寸是900cm,2016年做了深圳市第一個保障房標準化設計,當時我就問了佛山做陶瓷的人,我說你們的廚房是有界面嗎?瓷磚最常用的規格是多少?他說300×300mm,當時我就確定下來,所有洗手間和廚房的尺寸必須是300模數,香港的最小是1.5×1.5米,接下來是1.5×1.8米,1.8×2.1米,后來看到招商地產的研究也是這樣的,比如說他們120平米以下的房子的洗手間就是1.8×2。1米,這樣就確保用300的磚貼下去之后不要切磚。但是300的模數,比如說1.8×2.1米,應該是1856×2172MM,應該預先考慮施工的尺寸,包括豎貼瓷磚的尺寸。應該按照這個來做。

    做完以后,要組成標準的模塊,用模塊拼成標準的戶型。再拼上公共空間,比如說電梯的模塊,樓梯的模塊,拼完了以后形成了標準的樓棟的模塊。

    我們的建筑物的外立面也可以做成若干個風格,用這個來反向拼出來。這是第一個逆向。

image009.jpg

    第二個逆向是逆向學習的過程。

    比如說電梯,100米高的樓,施工誤差最多的差十幾公分,做到3公分以內是可以拿獎的。所以中國人的設計施工單位都是小學生,做出來差3公分是很正常的。所以我對裝修最大的疑問就在這里,我每次見到裝修人,特別是那幫鼓吹互聯網家裝的人,我就問他們:你們的裝修誤差怎么消除?他說我去現場實測實量。我說我自己家里裝修,三個門,親自量的,標準尺寸800MM,實測最寬的一個816,最窄的784,家里三個門就是三個尺寸,去鋁合金廠做三個尺寸的門他就會累死了。正常來說應該是800MM標準尺寸的門做5000個啊,這才是正經的。所以現在做櫥柜如果按照這種方式做,去現場量尺,永遠也進步不了。所以第一個裝修成本永遠下不來,第二個是人工永遠也省不了。這是錯誤的方法。正確的應該是反向過來,要求你的誤差給我的凈面尺寸的誤差必須在1厘米以內,做不到就淘汰掉。

    反向過來,我們的PC構件在工廠生產時要達到毫米級誤差。

    第二個我們是PC加鋁膜現澆,鋁膜現澆施工誤差也是毫米級誤差。兩者加起來必須是1公分以內的誤差,這是基本要求。達不到這個,你就中學畢業不了。整個中國建筑業現在就是農業社會的事兒。最后5千萬的農民工,加上幾十萬的半農民工水平的管理人員,也就是小農意識的人在管理,整個行業就不行。這個行業必然面臨著洗牌和被打劫。現在有各種各樣虎視眈眈的跨界打劫,他們打劫的入口就是裝修,只是第一次打劫沒有成功,沒成功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工業化的底層技術。

    第二階段是中學,是結構主體現澆,內隔墻、疊合樓板和樓梯實現預制,整體施工誤差要控制1厘米之內。

    第三階段是預制外墻,必須做到毫米級誤差。深圳的主體結構還是預制,但是外墻先形成整體,這種情況差兩公分可以,但是完成面還是要達到毫米級。我們再加上鋁膜調回1厘米以內的誤差。做不到毫米級的誤差,就不能做到預制承重剪力墻和預制包圍一體化外墻。所以現在施工單位是大多是小學二年級、三年級還沒有畢業,就直接做大學生甚至是碩士、博士生的論文,最終的結果是99%是失敗的。

    個別能夠做好的,例如2006年起在北京,形成了北京萬科(開發商出錢)+北京榆樹莊構件廠+北京設計院,形成一個黃金組合。北京設計院有近60年、從蘇聯時代傳承下來的裝配式建筑設計基礎,榆樹莊構件廠在1980年代起搞預制大板建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加上最有情懷的開發商萬科出錢,他們形成了黃金組合。那個組合就相當于華羅庚,初中二年級沒畢業,通過自學成才,然后當上了清華大學教授。如果我們的國家標準規定了所有的裝配式建筑全部要實現豎向承重構件預制,等于要求小學生、初中沒畢業就直接做大學生、碩士甚至是博士生畢業論文,就跟我剛才講的中間的都不要,直接干到第八步驟,這不是“沒事找抽”嘛。

    衛生間和廚房,未來也會向香港學習,會在工廠全部預制好,混凝土的衛生間也可以在工廠把瓷磚全部貼完,甚至馬桶都安上去,做完了之后直接吊上去。就把2M、3M等模數協同配合問題直接在工廠解決了,保證不會漏水。有時候因為太重吊不上去怎么辦?也可以切掉做一半,因為漏水的是下面部分,上面是不會的。所以我們做一半之后,再做一半組合起來都是可以的。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第五階段才是做預制的承重結構,這個是博士生水平。要等到建筑工業化達到一定水平之后,慎重決策。

    所以第六階段是標準化設計。

    先做標準化設計,用標準化設計的方法,把剛剛說的問題全部在標準化設計里面按照產品來做,大家都明白,我們的住宅跟以后就像一個手機一樣,是一個產品,是有迭代的,是有定型的,是可以反復做的。那樣才行。我們建筑業就是同樣的錯誤,不停的在犯。我本人從事住宅建設管理20多年了,平均3年一個周期,不停的在重復以前的錯誤,永遠都沒有進步的空間。之所以搞成這樣,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標準化,沒有形成產品。

image010.jpg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從工業4.0來講,1.0就是機械化(動力時代),1868年愛迪生發明了電,2.0就是福特發明了汽車流水線,即產品的標準化(T型車)和生產作業流程的標準化。3.0是1980年代我們搞了固定互聯網,進入信息時代;現在進入了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所謂的智能時代是4.0。

    建筑業只是處于1.2的行業,為什么?由于我們有了施工電梯,塔吊,混凝土,直到我們跨越了1.0。但是我們離標準化設計和流水線生產的2.0還差得非常遙遠。如果我們建筑業不做一個整體的改變,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也許都不一定能夠達到2.0。建國65周年以來,凡是中國人做60年做不好的事情,都是很難受的。

    我和北京的專家討論,有三件事情是老也干不好的:第一個是大飛機航空發電機,現在國家重視,已經搞好了。航空發動機也步入正軌,國家不惜重金砸下去,總會是有成功的一天。第二是中國足球越踢越差,馬上世界杯開始了,除了中國足球隊去不了,其他中國產品都可以去。所以到了今年我已經看了第40年的中國足球,不說讓他踢得好一點,反而是越踢越差。很多年前我就死心了,我也認命了,在有生之年我們可能看不到中國足球隊打進世界杯決賽圈了。第三點是裝配式建筑、建筑工業化,這個希望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一定要搞好,要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氣魄,全力以赴做好這個工作,搞不好就對不起觀眾啊。

    我們要從農民工轉移到建筑工業化,智慧建造是4.0,我們也要反向做。有了4.0移動互聯網技術,指導我們做BIM,反向指導工業化,把宋兵老師的那些精確的尺寸重新固化。


關鍵詞: 建筑裝飾 產業發展 建造 智造
分享到:
[責任編輯:李艷]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9 手機: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