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基因上的風馬牛不相及。家裝O2O與新美大其他業務屬于不同的資源配給方式。新美大其他主營多屬于資源配置型,它們用更高效的資源配置方式干掉傳統的低效方式,從中獲得自己的受益。新美大給餐廳提供了效果可見的推廣方式,這種更高效的配置方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餐廳依然不盈利,很可能是因為美團大眾點評無法觸及餐廳內部管理、供應鏈環節的問題,因此新美大主營業務多屬于線上資源配置,對線下的滲透率相對來講不夠強,或者說達不到家裝O2O所要求的線下強度,這將是新美大面臨的關鍵問題。
其次,家裝O2O市場的獨特性。家裝因其過重的線下流程,家裝屬于典型的高價低頻次消費領域,而且產業鏈過重,設計環節太多,這就決定了單純的補貼營銷是解決不了用戶痛點的,新美大縱然手握重金,但家裝行業急不得,不是靠錢、靠補貼就能解決的,當前的O2O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模式驅動的時代,而是進入了模式與技術共同驅動的時代。大多數的家裝O2O公司在失去最初的激情之后,正逐步退化成傳統裝修隊的中介平臺,互聯網家裝遠景中的協同作戰、個性化服務、標準化定價都還只是停留在A4紙上,家裝O2O成了假裝O2O。
再次,新美大焦頭爛額,無暇旁顧。盡管新美大融得巨資準備進軍家裝O2O市場,但這并不代表新美大有能力成功進入,因為新美大現在可謂是內憂外患,隨時面臨團購泡沫的破裂。合并后的美團點評既有對資金的憂慮,內部又急需調和的團隊步調,現在,隨著王興張濤職位變動、張濤揮淚離場、阿里打折拋售美團股份,新公司又忙于尋求新的品牌塑造。王興的新美大既有財米油鹽之憂,對外又肩負門面擔當之苦。
在“九死一生的創業者”王興的帶領下,千團大戰中突圍的美團還沒有憑借先發優勢走向正軌,O2O已開始成為巨頭的戰略核心,BAT加速布局O2O,美團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今后“美團化”的新美大如果再走上美團的老路,最終將棲身何處?
新美大作為靠燒錢推動業務進展的公司,新融的33億美金并不算什么天文數字,團購主營業務尚未得到穩妥的處置,而現在貿然進軍一個自己不擅長的家裝O2O領域不得不說是病急亂投醫下的無奈之舉。屆時,錢燒完了,市場卻半死不活,這將是新美大面臨的最尷尬的結局。
新美大入局:紅了誰的櫻桃,綠了誰的芭蕉?
隨著新美大的進軍家裝O2O,面對重量級的巨無霸企業,市場格局從短期到長期必將面臨著不同程度的變革。
短期上來看,新美大如今坐擁近6億用戶和2億活躍買家,龐大的用戶基數加上33億美金的彈藥補給,新官上任三把火,大規模的補貼,加上線下、線上的造勢,對整個家裝市場,不論是土巴兔、齊家網等獨角獸,亦或是行業新秀都將面臨著市場份額的減少,短期內這是無可避免的商業慣性。
但是家裝企業也不必過于擔憂,畢竟家裝O2O是一場持久戰。不是靠燒錢、大規模營銷就能速成的一個領域,新美大由于其自身發展困境及行業的特殊性,在該市場占領腳步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新美大的入駐是對其他家裝O2O企業來講也是個好事情。新美大因其龐大的用戶基數,可以很快的滲透到三四線城市,對培育市場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意義。新美大長于用戶規模,但短于線下服務能力,很有可能市場培育起來了,但自身卻吃不了,最終為他人做嫁衣,線下家裝產業鏈完善的企業很可能撿個漏子。
至于新美大最終能否成為“門口野蠻人”,真正的立足于家裝O2O市場,我們且看新美大家裝事業部的下一步表現,倘若今年新美大組建不起來完備的產業鏈,前景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