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部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
2015年,國家加大對建筑部品“走出去”的扶持力度,國家發改委出臺了《關于加快裝備走出去的指導意見》,幫助建材生產線、大型建筑部品和裝備,通過企業境外并購、建立海外研發中心、在海外建設生產線等方式給予政策支持,目前已有近百個產業投資項目,跟進了“一帶一路”等熱點區域;一批投資條件成熟的項目已進入具體實施階段,僅中國中材集團業務遍及70多個國家和地區;長沙遠大住工、北新建材等一批有國際視野、有實力的建筑部品企業,正加快產業化建筑、工廠化部品和裝備“走出去”的步伐,將海外發展作為企業調整結構、改變發展方式、出口有效產能的重要途徑,充分發揮了我國建筑材料和部品產業的科技和人才優勢。
80多家建材和部品企業上市
截至2015年年底,建筑材料、建筑部品、建筑裝飾三大領域的80多家企業,分別在滬深港上市,總資產規模達6000多億元,改變了傳統建材業、部品業、裝飾業被資本市場一直拒之門外的狀況,同時在資本市場上形成了一股建材、部品、裝飾與新經濟、互聯網、電子商務整合、兼并、重組后的“上市熱”,儼然成為滬深港資本市場的“寵兒”。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這80多家上市企業的分類統計,涵蓋了智能、家居、家電、地板、木業、涂料、電梯等17個門類,產品包括300多個品種,實現了建筑材料、建筑部品、建筑裝飾三大領域37%以上的增加值。
全國霧霾肆虐催生光潔涂料
我國大氣環境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氮氧化物通過工業排放、機動車等活動進入大氣造成霧霾加重。霧霾不僅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導致多種呼吸道疾病,還誘發了光化學污染。為此,我國涂料龍頭企業富思特科技有限公司在中科院支持下,自主研發了凈霾自潔涂層,通過光催化反應將附著于涂料表面的有機污染物分解。專家認為,使用凈霾自潔涂層后,外墻會擁有“自清潔”功能,可明顯提高耐沾污性能,同時具有凈化空氣、抗菌、防霉、保色等功能。不僅如此,凈霾自潔涂層有效去除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灰霾前體物,可抑制二次細顆粒物的生成,如果在全國建設和改造凈霾小區、凈霾街道,將對防霾抗霾發揮重要作用。
“建華工程獎”獲12位院士提攜
2015年10月31日,2014年度“建華工程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鄭州大學綜合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淳高科樁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獲集體二等獎,東南大學劉松玉獲個人一等獎,天津建城基業集團有限公司劉永超獲個人二等獎。“建華工程獎”由建華建材投資有限公司設立,每年評選一次,旨在提高預制管樁技術水平,加快樁基行業技術進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表彰在預制管樁領域生產、設計、施工、應用及技術創新等方面成績突出的團隊和個人。依靠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做法引起了廣泛關注,這種企業行為既是對國家和政府科技獎勵的重要補充,也對激勵本行業科技人員開拓創新、活躍創新文化有極大好處。該獎設置以來,吸引了十幾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關注和提攜。楊秀敏等12位院士和專家組成獎勵委員會對獎項進行嚴格評定。
沈陽建博會漸成產業化“奧斯卡”
沈陽建博會經過四年的人氣積累影響力日趨擴大,已被外界稱為建筑產業化、工廠化、部品化、集成化、標準化的“奧斯卡”。其參展的產品包括裝配式建筑樣板房;預制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木結構;現代建筑節能、新型建材;暖通空調及新能源設備;集成房屋、門窗幕墻;綠色裝飾材料;照明;墻紙布藝;現代建筑裝備;房地產、現代建筑技術與服務等,涵蓋了建筑建材產業鏈各個領域,既是我國現代建筑產業成果的大型立體平臺,也是我國建筑產業化、住宅產業化科技創新和集成技術成果的交流窗口。2009年,沈陽市委、市政府作出大力發展現代建筑產業的決定,沈陽現代建筑產業取得顯著成果,去年被確定為首個國家現代建筑產業化示范城市。目前,沈陽現代建筑產業市場化規模逐步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配套能力顯著增強,行業管理更加規范,產業化發展日趨成熟。在國家和政府支持、各產業協同和企業參與下,沈陽建博會的國際化程度也不斷提高,參展產品基本代表了國內的最高層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