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輪回,轉眼又至深秋,一年一度的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名單也如期揭曉。近日,在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住宅工程指導工作委員會主辦的“2015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技術交流暨國際工業化住宅設計與建造峰會”上,28個項目被授予金獎,其中綠色節能與建筑產業化成為此次獲獎項目的一大亮點。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我國將在國家層面研究出臺推進建筑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發展規劃,這意味著未來5年建筑產業化會進入快速發展期,越來越多的住宅將以產業化的方式建成。”國務院參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秘書長張玉平在會上表示,當前我國建筑產業化發展面臨戰略需要、政策利好、行業轉型、企業創新發展四大契機,面對新形勢,企業應密切關注建筑產業化前沿動態,引進新理念、新技術、新工藝,加強市場培育,積極進行建筑產業化實踐,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完善和配套發展成套住宅技術,提升建筑產業信息化空間,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趨勢一:建筑產業化
當前,在政府的積極推動和倡導下,全國興起了一場建筑產業化的新熱潮,而這股熱潮在此次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的評選中也顯得尤為突出。
“本屆詹天佑優秀住宅小區獲獎項目大都在建筑產業化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可以說建筑產業化已經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張玉平表示,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實現住宅建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以便有效地提高住宅性能和行業綜合效益,滿足人民不斷改善居住質量的需求,是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間內的中國住宅建設領域的重要任務。
以獲得金獎的綠地清漪園0407地塊為例,評委認為,該項目作為全國首個中國百年住宅示范項目,攻關落地了裝配式裝修部品集成技術、結構耐久性設計100年技術,提升了住宅全壽命周期內資產價值和使用價值,實現了標準化大規模部品成批量生產與供應,且節能減排效果顯著,通過產業鏈結成協同模式創新,以設計標準化、部品工廠化、建造裝配化實現了技術市場化落地,科技創新推動促進作用明顯,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將住宅建設實有建造轉變為中國制造,具有良好的產業化前景和廣闊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