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綠色化升至國家行動
2015年,繼我國建筑產業化從國家層面被廣泛關注后,建材綠色化也加快進程,形成了與前者的相互呼應。8月31日,在政府主管部門密集調研、業內專家反復論證、相關企業積極參與下,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手發文,制定了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披露:到2018年,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30%,綠色建筑應用比例50%,試點示范工程應用比例70%,既有建筑改造應用比例提高到80%。該方案最大的亮點,除了要在“十三五”大力推進建材綠色化、提高綠色建材在生產使用過程中的比例外,關鍵是提出了綠色建材與建筑產業化、住宅產業化聯動的思路,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和變化。
互聯網+智能家居風靡中國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馬化騰的“互聯網+”議案被政府工作報告采納,另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提出的“建立智能家居國家標準”的議案,也與政府工作報告高度吻合。這只是互聯網+智能家居風靡中國的一個側影。2015年,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智能家居產業注入了新活力。據了解,到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700億美元,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有望達1400億元人民幣。業內人士認為,智能家居產業滲透性好、帶動性強、集成廣泛,是跨行業、交融整合的大產業。加上我國正在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這些,都為智能家居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基石和廣闊的空間。
我國裝飾業年產值達3萬億元
在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舉辦的中國建筑裝飾30年紀念大會上,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長李秉仁透露,我國建筑裝飾行業年產值已接近3萬億元,建筑裝飾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據介紹,30年來裝飾企業從95家飆升至15萬家,所創產值從幾千萬元增至近3萬億元;年產值1億元以上的大中型企業從無增至每省數百家,年產值15億元以上企業達100余家。但在新常態下,我國建筑裝飾行業要實現持續發展,必須順應六大趨勢,即:科技創新、綠色智能、工業化、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
各地紛紛成立新型建材產業聯盟
2015年,各地紛紛成立新型建材產業聯盟。據統計,目前,河南、湖南、貴州、福建、深圳等省市依托大型建材企業集團、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創建了一批以新型建材為主體的技術中心、工程中心或重點實驗室,完善產業發展所需的公共研發、技術轉化、檢驗認證等平臺。這些聯盟的特點:一是以新型建材產業技術創新需求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集成和共享技術創新資源,分工合作開展研發,突破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二是整合資源、提升能力,提高固廢資源利用效益,完善并建立新型建材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三是舉辦新型、綠色建材產業技術論壇,開展咨詢和標準規范等方面的引導、培訓,全面提升新型、綠色建材在產學研方面的資源整合能力。
建材家居業集中度低發展堪憂
我國建材家居業集中度低、產業分散、產品集成度差、品牌影響力弱的問題進一步顯現,無論是轉型升級還是創新發展都遇到了極大困難。據統計,目前我國建材家居企業總數高達52.2萬家,其中90%以上是中小企業。以建材家居大省廣東為例,民營中小企業占95%以上,21%的企業生存時間不到7年。以這種集中度低、品牌影響力差的生存狀態,生產出中國超過60%的燈飾、鋁型材,超過50%的陶瓷、玻璃、涂料、石材、小五金,并非行業之美、行業之喜,急需從體制機制上進行重大改革創新,通過資源整合、兼并重組,與互聯網結合等方式,全面提高行業集中度。業內人士呼吁,當前建材家居業在資源環境倒逼、產能嚴重過剩、生產成本進一步加大、產品價格和經濟效益下滑的多重困難下,已經不是什么止血的問題,而是應以“壯士斷腕”甚至推倒重來的勇氣進行全局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