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告訴創業者一個道理,當遭遇窘境且沒有外力的幫助下,需要思考生存法則才是根本,獨立面對與思考創造如何度過最艱難的時期總會有出路。互聯網家裝自從2014年7月份開始,對發展了20多年的傳統家裝行業難免會有很大的刺激。發展了1年多的新興行業卻讓這個時代充斥著大量的聲音,給人的一種感覺就是行業的顛覆者來了,其實可能并非如此。但是從市場反應及發展速度層面來看,還是值得傳統家裝行業的大佬正視眼前的一切并且深度思考行業未來的出路在哪里。
互聯網家裝來了,傳統家裝大佬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互聯網家裝的高歌猛進,對于外來物種,傳統家裝大佬不可能沒有一點反應,關于家裝行業發展他們也有自己的思考與判斷:
東易日盛董事長陳輝公開表示,互聯網家裝是一個偽命題,家裝的本質就是家裝,不是互聯網,互聯網也解決不了家裝行業中的問題,甚至比互聯網家裝還復雜10倍,需要把信息打通,解決供應鏈和物流的問題,需要超高度協同的一件事。
業之峰董事長張鈞認為,家裝行業應該回歸自我,回歸本質,踏實提升,把每件事情都做好,要不斷地對自己發難,做有利于客戶的事情,改進不利于客戶的事情,不斷地提升,這是最大的事情,而不用看互聯網加不加的問題。
實創裝飾董事長孫威則表示,家裝是一個強體驗的行業,跟裝修行業類似,都在強調效率、成本、體驗三者的平衡,甚至做互聯網家裝的費用還在加大,一定要想清楚,真對互聯網感興趣,就招成熟的人來做,千萬不要患互聯網焦慮癥。
博洛尼CEO蔡明表示,按平米報價的就是互聯網家裝,基本上都是套餐,產品線非常窄,跟原來的形態不一樣,未來甚至會有50%的消費者會因為性價比選擇這類產品,高端個性化的產品和市場肯定會繼續存在,兩種業態都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