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產業發展
相關專家在為《中國科學報》記者解讀《規劃》時指出,《規劃》的發布將使LED照明市場的競爭更為有序和規范,所提的目標也更符合實際,有利于產業的健康發展。
比如,與2012年科技部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相比,《規劃》提出的產業規模由5000億元下調為4500億元,擬培育龍頭企業的數量也由之前的20~30家減少到了10~15家。
“《規劃》綜合了各方面的意見,對之前的一些指標進行了修訂,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切實可行的。”劉世平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
《規劃》的發布,也讓一度受企業倒閉影響的LED照明產業更加堅定了信心。山西證券分析師張旭表示,《規劃》可能成為LED照明推進的政策起點,在中央部委政策推動下,各地發展規劃有望陸續出臺。
事實上,股市已經對此有所反應。在《規劃》發布次日,勤上光電、雷曼光電等LED照明概念股紛紛漲停,其他相關個股,如陽光照明等漲幅也在6%以上。
此外,《規劃》還提出實施LED照明生產設備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的進口稅收優惠政策,及逐步擴大財政補貼推廣力度,適時將球泡燈等量大面廣、技術成熟的LED照明產品納入補貼范圍。
對此張旭表示,稅收優惠政策將對LED照明上游帶來實質性利好,而財政補貼范圍的持續過大,則將有效拉動下游消費市場,推動LED照明市場啟動。
《規劃》還有望改變當前LED照明重復建設、低水平競爭的現狀,讓中國LED產業由亂到治。中銀國際分析師李鵬指出,我國LED照明產業面臨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產業集中度低、核心專利需突破、市場競爭無序等挑戰。2013年將會繼續過去的整合淘汰過程,一些競爭力不強的企業將被逐步淘汰,優勢企業有望借助政策推動做大做強。
仍任重道遠
雖然《規劃》的發布對于我國LED照明產業將起到切實的指導意義和推動作用,但有關專家指出,實現LED照明市場有條不紊的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技術的自主研發是我國產業長期存在的劣勢,LED照明產品生產中關鍵設備和重要材料實現國產化需要長期投入,包括人才培養、研發資金等。
劉世平也表示,對于包括外延片技術、芯片技術及原材料等在內的一些LED照明產業鏈上游環節,我們國家依然處于弱勢地位。
“因為LED照明技術是在國外興起的。他們把能想到的技術路線、專利幾乎都注冊了。我們想繞過他們,不是沒有可能,但是難度確實比較大。這是我國LED照明發展的主要瓶頸。”劉世平說。
而對于這一問題,《規劃》也給予了重視,提出要改進重大項目組織方式,提高攻關效率,及鼓勵建立以專業技術機構和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聯合創新模式。此前,國家也已成立了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劉世平認為,這意味著LED照明核心技術的攻關可以打破過去的條條框框,集中全國各地優秀人才聯合攻關,以和國外的LED照明大公司進行抗衡。
此外,由于技術成熟度和價格等問題,LED照明在普及方面也將面臨諸多挑戰。對此劉世平認為,應該循序漸進,對于那些能夠發揮LED照明優勢的領域應該大力推廣,而對于那些暫時還不成熟的領域則宜緩行。
據劉世平介紹,目前在北京的宜家家居地下停車場,以及奧運媒體村的地下停車場等地,均應用了LED照明技術。
“地下停車場對照明要求不是很高,再配上自動控制系統,節能的效果會很明顯。”劉世平說。
而在室內照明方面,尤其是量大面廣的老百姓家里,劉世平認為目前LED照明還存在價格過高、發光角度有欠缺及照明舒適度等問題,因此大規模推廣仍需時日。
每日精彩推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