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寒冬下,巨額的業績補償承諾將讓這些光伏企業倍感煎熬。
向日葵、東方日升成創業板第一虧
這些光伏企業還將創造一個記錄。
向日葵和東方日升將成為創業板問世以來年度虧損額第一的公司。
1月16日,東方日升發布2012年度業績預告,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將虧損約1.8—2.6億元。
而此前的2012年12月26日,向日葵也發布了業績預報,預計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將虧損2-3億。
據了解,自2009年10月創業板問世后,鮮有公司虧損,直至2011年,當升科技以虧損73.90萬元成為唯一虧損的公司。但是到了2012年,頂著高科技、高成長性光環的光伏企業將打破這一優良傳統。
向日葵于2010年8月IPO上市,主營業務為生產和銷售大規格的高效晶體硅光伏電池片及組件。上市前三年,其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74%。
不過,21世紀網通過分析其財報發現,向日葵的高成長完全要歸功于光伏補貼政策。
數據顯示,向日葵2007年-2009年收到的稅費返還分別為3863萬元、1.25億元、1億元,而同期向日葵的凈利潤卻分別只有1088萬元、7642萬元、1.19億元。
即便如此,上市當年,向日葵依然漲勢驚人,凈利潤同比大增165.54%。
但是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情況便急轉直下。2011年第三季度,向日葵首次出現季度虧損,虧損額達3464萬元;之后的幾個季度,向日葵虧損額度逐漸加大。
在公告中,向日葵將巨虧的原因歸結于:光伏產品銷售價格大幅下跌和壞賬增加。
根據向日葵2012年中報,其主營產品電池組件及電池片的毛利率僅為0.04%,同比驟減406.5%。主業疲弱,向日葵又將視線轉向了當時頗為流行的下游電站。
但在全產業鏈都在虧損的窘境下,企業的戰線越長,也就意味著虧損越大。
被向日葵視為“救命稻草”的下游電站,反而成了新的拖累。2012年上半年,向日葵(盧森堡)、向日葵(德國)、向日葵(美國)三家子公司全部虧損。
東方日升與向日葵就像一對孿生兄弟,二者有頗多相似之處:同為組件公司,幾乎同時登陸創業板,先后下注光伏電站,又一起步入巨虧行列。
2012年,在中報盈利151萬元之后,下半年東方日升也步入巨虧之列,預計虧損1.8—2.6億元。
而對于虧損原因,二者也是出奇的一致,“光伏產品價格同比出現大幅下跌,部分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增加。”
二者的相似之處還在于二級市場上。東方日升股價從上市之初的42元下跌至4.52元,跌幅近 9成。向日葵的股價則由上市之初的26.03元下跌至6.91,下跌7成多。
超日太陽玩“驚悚”變臉
好戲還在后頭。
從半年微利到年度虧損榮膺創業板第一虧,東方日升只是一個預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