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營博物館門口,寫著這樣一個前言,我很有共鳴:現代都市的喧嘯,早已讓人心神不寧。刺眼的光、震耳的聲、蒸騰的廢氣、爆炸的信息、還有風馳的車、滾滾的人流。靜不下來,已成為現代化都市的悲哀。
所幸有片凈土,可以安神靜心,可以悠然而自得。我們追求的安靜,不是外表的靜象,而是內心深處的一種平和,一種在冰清蘭靜中忘卻了時間、與天地同在、與宇宙同呼吸、與水底行云自在游的真人境界。
孔子有一天高興地對弟子說:“予欲無言”。弟子問,您不說話,那我們記什么?
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無言而靜,確實是一種極高的格局。靜下來,慢慢欣賞,細細品嘗,優雅交流,曼妙徜徉,輕松逍遙于象外之境、悟出境外之情、品出味外之韻、領會弦外之音、而終生歡喜心的藝術化人生境界。
很多人說,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現在連門都沒出,已經被人西化,拿著物欲橫流的東西出去,人家說,這不就是我們的牙慧嗎?你買盒月餅送給月餅老板試試?
所以馬克思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有錢了,寫點字、讀點詩詞文章、細細品嘗點音樂,不斷積累和提升人文精神境界,走人間正道。大把高雅可追求,千萬別去簡單揮霍、自鳴得意了,舉頭三尺有神明啊!
歸來吧,中華人文精神!守著它的好,就等于守著世界的好,中國文化不用去征服誰,只要深入一了解,自然就天下歸心。
(作者古樸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客座教授、深圳市寶鷹集團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