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個中國文人角度看,中國的憂遠遠大于優。政治上,美國以老大身份在指手劃腳、舞槍弄棒;經濟上,他隨便印刷一堆紙可在中國乃至全世界換東西;文化上,建立在物質占有礎上的假民主橫行霸道,獨斷專橫。就此而論,中國遠未崛起。即便中國真正富國強民了,就目前趨勢,還更讓人無限擔憂:這就是:人心不古久矣!假如就此以往,中國達到了美國水平,這地球也只不過多了個美國,一點好處也無不說,珍貴無比的君子之風、和諧謙讓的民族精神、知足長樂的養生之道必蕩然無存,中華民族差不多也就走到盡頭了。
至今為止所謂中國崛起的證明,全部僅體現于物質層面。GDP總量、汽車擁有量、奢侈品購買、拍賣天價、億萬富豪、城市化、世界工廠、第一大壩、最長高鐵、最大學府……人人都被眼花燎亂的物質攀比而利令致昏,絕大多數人已經臣服于物質層面的越多越好、越大越好、越快越好。這里有哪一條真正與精神境界、文化素質、靈魂修養有關?人的尺度哪里去了?人性的尺度誰來計算?采菊東籬下、心遠地自偏的價值誰來計較?
文化界也一樣,你一年出版了多少書而沒人管有沒有用、他拿到了多少國際大獎而不問背后原因、藝術協會成立多少會員多少而無關水平質量、連大學都以學生多少論英雄、以論文多少論成敗而不顧質量。所有的文化現象都成了產業了,利潤、稅收成了衡量標準,境界、思想深度、文化傳承、學術涵養、藝術品味、優雅、骨氣、趣味、執著精神、鉆研精神……因為越來越不懂如何去評價、品鑒而誰都懶得去理。藝術品的質量好壞有錢人說了算。文化人說這件作品好,有錢人一句話:好?好你不買?真是秀才遇了兵有理說不清。
銀行寶庫戒備森嚴,都大把有人想偷想搶;思想寶庫大門洞開,求人白拿都難。
物質擁有量越來越多,而心靈深處越來越空洞,買得起藝術品,買不來善鑒藝術價值,買不來欣賞。只要錢比老師多,老師的水平也就矮學生一截了。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