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述建筑文化的不同之處,似乎可大略窺見出日本文化中“有序”、“簡潔”、“平樸”、“ 向外”的內心世界。如此文化特征,都不同程度被當代文化所包容,而這些傳統特質的背后,卻隱藏著更為深刻的文化內涵,即文化基因。
“有序”,指設計中的秩序感、從中體現出理性、嚴謹的思維方式和對事物規律探求的處事態度,即求真務實的思想。
“簡潔”,直接導致設計中簡約主義的盛行,同時在簡潔中體現高效,從中反映出節制務實的心態。
“樸素”,是一種境界,表現為崇尚自然,追求清淡的審美觀。而物質的簡樸,最終導致內心的豐富與精神的禪意,同時,樸素的思想伴隨著對自然的尊敬,在過去是一種人文修養,今天更是一種生態思想。
“向外”,坐擁觀景,共享他方,其實深刻蘊藏著由內向外的索求需要。從學習摹仿到擴張侵略的極端形式,無不反映出這一文化基因的特質。
任何建筑圖式,都能反映深層的文化心理。導致社會發展變革的深層動因,往往潛藏于各民族的文化基因中。日本,正是有“有序”、“簡潔”、“樸素”、“向外”這些文化特質,使得日本在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中依然保持其文化的生命力。
借鑒日本建筑設計的昨天與今日,讓我們發現日本的現代化發展,有賴于日本傳統的文化基因這一事實。這些文化基因,使它的傳統與當下能一脈相承。而我們今天在提倡本土傳統文化的同時,更需理性審視我們曾熟悉的傳統。從中有什么樣的特質能順應當代化、全球化的進程,使我們的傳統文化依然能在當代語境下持有旺盛的生命力?這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科學剖析,因為,并非所有文化在任何時候都能與時俱進。
最后,我所提出的事例、觀點及比較,想必也不是什么新鮮事物,而如此筆墨重提,只是因為中國室內設計界時常出現的盲目表現與言論,希望大家理性分析自身傳統,科學對待今后發展。民族文化在設計領域的再繼續,需要的是理性深刻地看待問題,而不是一句煽情口號!設計師們,切勿情緒化,切勿被盲從、被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