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雷鋒做這個工程,該怎么做?
3月2日,北京住總集團四分公司團委(住四團委)組織項目部聯(lián)合呼家樓街道金臺社區(qū)開展“學雷鋒,服務報社居民創(chuàng)精益,打造北京住總文化”的主題紀念日活動,以促進位于該區(qū)域的人民日報社老舊小區(qū)抗震節(jié)能綜合改造工程(以下簡稱人民日報社項目)順利開工。
活動現(xiàn)場,住四團委和項目部班子揭開了“學習雷鋒”做工程的謎底:從認真傾聽居民訴求和需要開始,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
“我們家小孫子就在附近念書,對我們影響大嗎?
“我家陽臺上的外延窗,你們怎么改造?
“老百姓不喜歡‘面子工程’,這個老樓里不少下水管道老化了,水路常常堵,這類‘里子’問題咋解決?”
……
人民日報社項目黨支部書記、住四公司黨委書記助理趙強,公司副總工程師葉旭,公司機關黨總支書記董忠文,人民日報社項目經理徐揚,公司團委負責人高飛,各基層單位的團支部書記和團員青年代表以及項目部人員20余人到場,聆聽、記錄社區(qū)居民對項目改造的具體訴求。
活動中,項目部工作人員耐心向居民講解項目改造的內容、意義和注意事項等。兩個多小時的“學雷鋒”活動,社區(qū)居民收獲了住四人的熱情和真誠,項目部也越來越清晰施工的“精益點”“發(fā)力處”。現(xiàn)場同期舉辦了捐助衣物、理發(fā)和測血壓等便民志愿服務。
人民日報社項目由北京住總集團承接、四分公司負責施工。該項目位于朝陽區(qū)金臺西路2號院,涉及21棟建筑,最早的棟號于1979年建成。計劃開工日期為2017年4月1日。項目施工現(xiàn)場在居民小區(qū)內,布置臨時辦公用房及庫房各種材料堆放場地難度較大,改造范圍較廣,與居民生產生活交叉較多。如何服務好居民,也給項目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