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兒童權利
兒童健康權利得到有效保障。嬰兒死亡率由2010年的13.1‰下降到2015年的8.1‰,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0.7‰,比2010年下降5.7‰。2014年,兒童低體重發生率為2.6%,5歲以下兒童低體重率為1.48%,提前完成計劃預期目標。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達到97%以上,2014年平均接種率繼續保持在99%以上。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穩步推進。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國22個省(區、市)的699個集中連片特困縣開展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國家試點,2115.16萬學生受益,23個省的673個縣開展地方試點,1090.78萬學生受益。
校車和校園安全狀況持續改善。2012年以來,國務院制定了《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教育部制定了《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已建立37個安全教育實驗區,覆蓋12.8萬所學校和5200萬學生。
留守兒童得到關愛。中央財政支持實施“農村留守兒童社區關愛服務試點項目”,20多萬留守兒童受益。2014年以來,籌集社會愛心資金6700萬元,在全國捐建670個“兒童快樂家園”。開展代理家長、結對幫扶、困境兒童救助等關愛活動,受益人數達1312.9萬人次。
女童權利得到進一步保護。刑法修正案(九)取消嫖宿幼女罪,完善對幼女免于性侵害的保護制度。國家持續開展打擊和查處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行為的專項行動。2015年,全國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到113.5,實現自2009年以來的七連降。
兒童保護和救助工作進一步加強。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有兒童福利機構1605個,獨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407個,比2012年同期顯著增長。2015年,被家庭收養的孤殘兒童人數為2.3萬人,占孤殘兒童總數的4.4%,全國救助機構共救助兒童14.97萬人次。確保不讓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因家庭困難上不起學或輟學,注意保護受艾滋病影響的學生的隱私,保護他們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刑法修正案(九)加大了對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收買方的刑事處罰力度,收買被拐婦女兒童的行為一律追究刑事責任。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打拐DNA數據庫已為4000多名失蹤兒童找到親生父母。2014-2015年,全國共破獲拐賣兒童案件2216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有關部門先后下發《關于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關于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加強對兒童的司法保護。貫徹落實《禁止使用童工規定》,在勞動領域維護兒童權益工作進一步加強。